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明确将其作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近期,各地已陆续制订公布了本区域零碳园区技术要求,而中国节能协会早在今年3月便正式发布了《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T/CECA-G 0344—2025),为零碳园区的标准化建设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与认证机构,凭借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企业提供基于《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的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根据《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零碳园区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的综合手段,实现区域范围碳中和的园区。
-
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并获得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建立绿色招商/采购管理体系。
-
能源结构与能效水平: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提升园区和入驻企业的能效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产业布局与循环链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容积率,布局绿色交通配套设施。鼓励园区内产业协同/耦合发展,推动入驻企业循环链接,提升循环经济产业链覆盖率。
-
建筑运营与设备管理: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的建设,确保园区及入驻企业主要建筑本体碳排放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设备管理,提高用能设备能效水平。
-
排放监测与排放量化:建立能耗与碳排放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和可视化。定期进行碳排放量化,并对外公布量化结果。
-
减排、清除与抵消措施:制定年度减排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要求落实减排措施。积极探索碳捕集封存等技术,实现负排放。根据规划方案,完成年度剩余排放的抵消。

- 温室气体量化原则:确保数据符合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透明性。
- 评价原则:要求客观独立、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和专业严谨。
- 基本合规要求:园区需依法设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事故。
- 基本管理要求:园区需定制碳排放管理制度,明确总体目标,规划方案和管理程序。

建设零碳园区不仅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还能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益处:
-
提升园区竞争力:零碳园区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和园区的品牌形象。
-
降低运营成本:节能减排措施能够降低园区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
应对政策要求:零碳园区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碳达峰政策要求。
-
示范引领价值:零碳园区整合绿色能源、智能技术和管理模式,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树立示范标杆。
-
零碳园区创建服务:协助园区制定零碳园区创建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解读。
-
零碳园区评价服务:依据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进行第三方评价。
-
管理体系认证:提供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服务,帮助园区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
碳排放量化与核查:协助园区进行碳排放量化,并提供第三方核查服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
减排措施咨询:帮助园区挖掘节能减排空间,提供改善建议。
-
减排量验证: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节能量和减排量进行验证。
-
碳抵消咨询:协助园区选择合适的碳抵消项目,并进行碳信用交易。
本文著作权归SGS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正式授权,非商业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