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子电气产品作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产品之一,各国或地区对电子电气产品的相关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协助企业及时掌握全球最新法规及标准要求,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及合规性。SGS电子电气服务部每月推出国际认证最新动态快报 ,内容由SGS资深技术专家汇总,涉及当今热点话题、最新法规认证要求及企业应对解决方案等。
2025年1月8日,理想汽车2025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现场,SGS与理想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全面开启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携手并进,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SGS中国区副总裁谷晓宇先生与理想汽车副总裁李冠华女士出席并见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理想汽车与SG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左一 : 理想汽车副总裁 李冠华 | 左二 : 理想汽车中央公共事务总监 欧鹏飞 右一:SGS中国区副总裁 谷晓宇 | 右二 : SGS高级BD经理 胡立波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顺应绿色低碳结构转型的战略举措。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创新高,突破了1000万辆,较2023年增长30%以上。理想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令人瞩目的新势力品牌,理想汽车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新材料开发、材料可循环利用上加大投入,在产品、研发、供应制造等环节构建碳中和体系,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经营全链路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想汽车成立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工作组,从战略、规划、管理以及价值评估上有序开展碳中和工作。 2024年11月,SGS依据ISO14064-1:2018国际标准,对理想汽车的总部A区,和常州工厂开展了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量化核查。此次核查的报告边界充分覆盖范围1、范围2及范围3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展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全局视图,为理想制定科学减碳目标和措施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SGS中国区副总裁谷晓宇先生 向理想汽车颁发温室气体核查证书 理想汽车副总裁李冠华在致辞中表示: 作为一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的汽车企业,理想汽车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理想期待与更多产业链生态伙伴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SGS中国区副总裁谷晓宇在致辞中表示: 非常荣幸成为理想汽车在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携手前行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SGS将充分利用在低碳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深耕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全球化视野与专业能力,来助力理想构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局规划,为成就“绿色理想”,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与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各自力量。 接下来,双方计划对理想汽车的部分车型产品进行LCA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和EPD国际环境产品声明评估,以向利益相关方展示产品在低碳设计、能源使用效率、资源利用等方面呈现的优异环境绩效。同时,SGS还将与理想汽车持续深化在碳足迹量化核算、供应链绿色低碳管理等领域的探索与合作,以助力理想打造绿色低碳汽车供应链示范标杆。 关于SGS SGS是国内认监委备案的温室气体核查机构和首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同时也是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发起方WWF、CDP的合作伙伴。凭借在低碳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深耕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全球化视野与专业能力,SGS为众多行业知名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商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包括:企业组织温室气体量化与核查、产品碳足迹量化与核查、ISO 14068碳中和认证、绿色工厂评价咨询、绿色供应链审核、SBT科学碳目标设定、EPD环境产品声明等等。 关于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7月,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科技企业。公司以坚持“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的品牌使命,致力于为家庭用户打造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2024年10月,理想汽车在常州基地成功下线第100万辆整车,用时58个月,创下中国豪华车品牌最快达成百万辆交付的新纪录,彰显了理想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近日,USGBC(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北亚区市场转化与拓展部于SGS上海公司分享了LEED认证最新市场动向与发展以及LEED V5版更新方向。双方就行业绿色建筑认证市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市场表现回顾 USGBC专家近日分享了LEED认证在全球市场的卓越表现。LEED认证是目前全球使用非常广泛、在国际及中国市场受认可度极高的绿色建筑国际认证标准之一。在中国,LEED认证项目的注册数量持续显著增长,仅在2023年,中国区就新增了超过2600个注册项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零售业已成为LEED认证的主导领域,同时,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和仓储物流项目也在认证数量上呈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 提升ESG表现和减少碳排的市场工具 LEED认证已被多方证实并广泛认可,它在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碳排放、应对碳关税挑战以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LEED认证还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绿色供应链、ESG评级以及政策和法规对其认证体系的影响。 参与LEED认证的企业已经覆盖了各行各业,从生产制造业到居民的衣食住行,众多企业已经开始采用LEED认证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将绿色可持续的成果体现在ESG报告中。包括奥的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迪卡侬等均已实现多个LEED项目认证。 LEED V5的到来将进一步提高要求 USGBC的专家同时分享了LEED V5版本的更新,预示着LEED认证体系将迎来重大变革。这一新版本特别强调了脱碳、建筑韧性、人类健康福祉、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LEED V5对新建和既有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为铂金级认证设定了新的标准。 随着国际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逐步提高,LEED V5将快速跟进建筑设计迈向脱碳的发展,相对于过往版本将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整体脱碳水平,以实现建筑行业碳削减趋势。 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 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是由全球知名的可持续建筑评级系统之一。LEED适用于任何建筑类型,目的旨在推动建筑、施工和设计领域追求环境和可持续实践。SGS团队拥有经验丰富的LEED认证专家团队,已助力多种类型建筑包括多个地标性商业办公、仓储物流建筑、工业制造基地等获得LEED绿色建筑认证评价。
在当今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创新能力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可持续增长、增强竞争力、提升韧性及达成ESG目标的关键。然而,管理创新活动却面临诸多挑战,如高风险性、运营效率的制约、活动分散导致的持续性问题,以及组织对创新能力需求的低估,这些都让转型之路充满坎坷。组织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确保创新举措战略一致、连贯系统,并从风险角度进行管理?从多年的体系化管理经验可知,将创新能力的多个要素作为系统管理可提升创新效率。 为帮助组织提高其创新绩效和适应变化能力,SGS结合多年的管理体系经验,特别推出了ISO 56001创新管理体系认证,帮助组织对内提高其创新绩效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对外展示其卓越的创新能力。目前,ISO 56001创新管理体系认证已在国家认监委备案,认证证书可在认监委官网查询。 什么是ISO 56001? ISO 56001:2024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是世界上第一个可认证的创新管理体系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24年9月10日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创新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可用于建立和证实其创新能力、提高其创新绩效并为用户、客户和其他相关方实现价值。 ISO 56001为建立、实施、维护和改进创新管理体系提供了要求和指导。该标准为培养和管理创新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助力提高组织持续和成功创新的能力。 ISO 56001非常重要,因为它为组织提供了系统管理创新的框架,减少了不确定性,增加了从新产品、服务、流程和模型中获得重大利益的可能性。通过培养支持创新的文化,组织可以提高其绩效、弹性和市场竞争力。 ISO 56001创新管理体系框架 创新管理体系是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旨在实现财务和非财务价值。这些价值通过系统和循环往复的创新过程得以实现,这些过程包括识别机会、创建和验证概念,以及为用户、客户和其他相关方开发和部署方案。机会可以基于当前或未来的、已明确或未明确的需求。创新管理体系适用于探索和利用新的及现有的机会。 ISO 56001管理层次 创新管理体系在战略、战术和运行三个层次上运行。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下: ISO 56001认证益处 获得国际和国内双认可证书:充分展示其创新能力,提高在市场上的可信度。 增强利益相关者信心:提高声誉,吸引更多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加强创新文化:建立持续改进和持续创新的文化,将创新定位为组织战略的组成部分。 提升创新管理绩效:以系统化的方法减少不确定性水平,提高实现创新计划所需结果的可行性。 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协作能力,加速产品、服务和流程创新的价值实现。 风险管理和合规性:识别和管理与创新相关的风险,确保遵守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ISO 56001的适用性 ISO 56001为组织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和框架,以建立和实施创新管理体系。 它还可以被以下各方使用: 寻求共同框架以共同创新的合作组织; 寻求对当前和未来合作伙伴、供方或其他相关方创新能力信心的组织; 寻求对资助申请人或合作伙伴组织创新能力信心的出资人、捐赠者和投资者; 旨在促进地方、区域和国家层面创新活动的政策制定者和政府机构。 ISO 56001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类型、规模、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是所使用的创新类型和创新方法如何。 为什么选择SGS 权威:SGS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作为有实力的合作伙伴,SGS可以与客户共同研究发展,快速获得业内最新资讯,长期稳步在业内前沿。 专业:可依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全球范围的审核,在制造业、酒店、文旅、物业、零售、医疗保健、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高效:拥有专门的服务方案解决中心,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以及一体化的服务方案。 科学:具备建立国际先进服务规范和标准的丰富经验,提供成熟的技术服务。
SGS ESG信息披露领域专家受邀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解读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有人将ESG比喻成一头尚在远处的灰犀牛,有的企业看到了它,开始做准备;也有大量企业选择视而不见。但是,毫无疑问,灰犀牛早晚会冲上来,届时,那些选择视而不见的企业是否来得及做准备? 截至2024年10月,仍有超过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选择忽视ESG这头灰犀牛。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研究组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发现,虽然今年A股上市企业ESG报告披露数量在逐年上升,但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也只有41.36%,其中央企国企披露率明显高于民企。具体到行业,银行业是唯一一个100%披露的行业,披露率过半的行业仅有11个,还有20个行业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低于50%。 央企国企披露率高于民企 同花顺iFind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A股上市企业披露ESG报告的比例持续攀升,从2019年的26.11%升至2023年的41.36%。 分板块来看,沪深主板共有1649家企业披露了2023年ESG报告,占比达51.40%;其次是科创板,有34.45%的企业披露;创业板和北交所则分别有25.96%和8.79%的企业披露。 南都湾财社记者制图 如果按照企业的性质来划分,则央企和国企披露ESG报告的比例明显高于民企。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研究组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发现,A股上市企业中,央企国资控股企业里有超过九成披露了ESG报告,而省属国资控股企业和地方国资控股企业披露的比例分别为69.94%和48.10%。 A股上市民营企业有千余家披露了2023年ESG报告,虽然总数多,但是考虑到A股上市民企有3500多家,基数大,最终披露率仅有28.54%。而A股上市的外资企业中,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为40.46%。 南都湾财社记者制图 央企国企控股企业ESG报告披露率高,或与监管对央国企ESG信息披露工作的不断规范有关。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研究组了解到,早在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就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了央企建立健全ESG体系的要求,并设定了全覆盖的目标。 随后,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于2023年7月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提升专项报告编制质量。 今年6月份,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围绕ESG议题高标准落实环境管理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断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绩效水平,增强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同。 A股上市银行100%披露 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研究组还根据申银万国行业分类统计了31个一级行业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从结果来看,银行业以100%的披露率“傲视”其余行业。 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研究组发现,早在2022年,银行业ESG报告披露率就已经达到100%,而且有些银行已经开始发布半年度ESG报告,发布频率加快。 南都湾财社记者制图 披露率超过80%的还有非银金融,披露率为87.06%。而重污染行业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披露率也均较高,分别为80%、67.57%和60.42%。 其他披露率较高的行业还包括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传媒、房地产、美容护理和食品饮料,这些行业的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皆在50%至80%之间。 披露率“拖后腿”的五大行业分别是机械设备(26.17%)、通信(28.24%)、电子(30.92%)、计算机(31.20%)和汽车(32.53%)。 不少知名企业仍未披露ESG报告 除了上述一级行业,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研究组还对部分与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二级行业的披露率进行了统计。在被统计的14个申银万国二级行业中,白酒行业的披露率高达90%,20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8家都披露了2023年ESG报告,仅金种子酒和皇台酒业未披露,整体披露率可谓“遥遥领先”。 非白酒行业则包括啤酒、葡萄酒和黄酒企业,在16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2家披露了报告,仅海南椰岛、威龙股份、ST西发和兰州黄河未披露。 饮料乳品的披露率不足5成,饮料乳品A股上市企业中,维维股份、香飘飘、承德露露、贝因美等知名企业均未公布2023年ESG报告。休闲食品的披露率分别为39.13%,休闲食品行业中,23家A股上市企业,仅有9家公布,未披露的企业中包括绝味食品、元祖股份、黑芝麻、青岛食品、煌上煌等。 服装家纺行业中,61家A股上市企业里有26家披露了2023年ESG报告,披露率达42.62%。未披露的知名企业包括浪莎股份、奥康国际、红蜻蜓、太平鸟、牧高笛、富安娜、比音勒芬、探路者等。 白色家电行业中,10家A股上市企业有8家也披露了2023年ESG报告,仅澳柯玛和雪祺电气未披露。对比之下,黑色家电的披露率就低很多,仅50%。10家A股上市黑电企业中,仅海信视像、四川长虹、九联科技、四川九洲和创维数字发布了ESG报告,其余5家(极米科技、*ST同洲、兆驰股份、高斯贝尔、辰奕智能)均未公布。小家电和厨卫电器两个行业的披露率也不高,22家A股上市小家电企业中,仅有6家披露;而9家A股上市厨卫电器企业中,仅有5家披露。 个护用品和化妆品两个行业的ESG披露率分别为38.46%、62.50%。其中,个护用品行业中,13家A股上市企业,仅有两面针、登康口腔、中顺洁柔、百亚股份和稳健医疗5家披露2023年ESG报告,其他如倍加洁、润本股份、洁雅股份等皆未公布。化妆品行业中,目前仅有拉芳家化、青岛金王、水羊股份、科思股份、嘉亨家化和敷尔佳6家未披露。 南都湾财社记者制图 家居用品A股上市企业较多,达71家,而公布2023年ESG报告的不到一半,仅有31家。曲美家居、帝欧家居、西大门等均未披露。 酒店餐饮行业目前A股上市企业为9家,披露2023年ESG报告的有首旅酒店、锦江酒店、金陵饭店、全聚德和君亭酒店5家,其余4家未披露的企业是同庆楼、华天酒店、西安饮食和中科云网。 旅游及景区行业ESG报告披露率仅有38.10%,21家A股上市企业中,8家披露,分别是中青旅、祥源文旅、大连圣亚、岭南控股、ST凯撒、丽江股份、云南旅游和宋城演艺。 梳理可发现,不少知名企业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仍然较落后。以比音勒芬为例,该企业去年营收达35.36亿元,同比增长2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25.17%。虽然“吸金”能力较强,但比音勒芬对ESG信息披露却未重视。 专家建议:将ESG融入公司战略 针对目前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研究组记者对SGS管理与保证事业群可持续发展技术负责人展开了专访。 南都湾财社:根据最新的数据,2023年A股上市企业ESG报告披露率为41.36%,相比前几年有所增长,但仍然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没有披露ESG报告。请问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提高这一比重,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SGS专家:尽管近年来ESG概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A股企业的管理层仍缺乏对ESG价值的深刻理解,认为其更多是“合规性要求”而非“战略性发展工具”。因此,部分企业可能未将ESG视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再者,专业人才和资源的缺乏情况也很普遍,ESG的实施需要跨部门的协作,尤其是需要专门的人才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资源相对匮乏的公司而言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建议可以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培训和宣导,帮助他们认识到ESG报告不仅仅是“合规性”要求,更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吸引长期投资和增强品牌影响力的有效工具。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可以推动ESG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减少企业在数据采集和报告中的困扰。 南都湾财社:据梳理,目前A股上市企业在ESG报告披露上存在内容太少、缺乏定量指标等,针对此类问题,您对上市公司ESG报告的披露有哪些建议?如何进一步提高ESG报告的定量指标? SGS专家:为了提高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企业应加强报告的内容深度,特别是在社会和治理(S、G)方面;同时,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设定具体的定量目标、标准化数据披露、引入第三方鉴证等手段提高报告的定量性和可比性。此外,企业还需要优化报告结构、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并将ESG融入公司战略层面,确保其得到高层的重视和支持。还可以通过多个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的对标,完善自身的定量化指标体系。 南都湾财社:央企国企披露率明显高于民企,央企国资控股企业披露率超过九成,而民企披露率仅为28.54%。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差异,以及如何提升民营企业的ESG披露意愿和能力? SGS专家:央企与民企在ESG披露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差异主要源于政策要求、社会责任感、企业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为了提升民营企业的ESG披露意愿和能力,除了政府在政策和监管上的引导外,民营企业本身也应加大对ESG的投入,并认识到ESG披露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降低披露成本、提供政策支持、激励投资者关注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ESG披露水平,进而推动整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南都湾财社:根据行业分类,银行业披露率达到100%,而有些行业如机械设备、通信等披露率较低。请问您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提升这些行业ESG披露率,您有何建议? SGS专家:行业间ESG披露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监管要求、利益相关者关注、行业特性、行业成熟度和数据收集难度等多个因素。提升低披露率行业的ESG透明度,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示范作用等方式,逐步提升各行业在ESG方面的披露水平,最终推动全社会向更加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南都湾财社:有些知名企业ESG信息披露方面仍然较落后,请问您认为这些企业应该如何改进其ESG披露实践? SGS专家:首先建议这些企业从ESG管理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全面的ESG战略框架,明确ESG目标与优先事项。企业应该从战略层面明确自己的ESG目标,并根据行业特点、地区法规和社会需求来设定优先事项。例如,某些企业可能更关注碳排放和能源使用,另一些可能更注重社会责任和劳工权益。然后将ESG管理整合到企业核心战略中。其次,许多企业在ESG数据收集和报告中存在问题,数据不完整或不够透明。企业应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收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南都湾财社:对于那些尚未重视或尚未开始ESG披露的企业,您会给他们提供哪些建议以改善其ESG表现和报告质量? SGS专家: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制定清晰的ESG战略和目标,通过利益相关方参与和行业对标,识别出自己的优先事项。然后针对优先事项制定管理目标并融入日常运营活动中。根据国际通用的可持续报告披露框架建立自己的数据收集系统,内部进行数据管理的同时,也可以引入第三方对数据或报告进行鉴证,提高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南都湾财社:政策和监管在推动ESG披露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您认为未来政策和监管应该如何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企业的ESG披露行为? SGS专家:政策和监管在推动ESG披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促进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和信息一致性方面。未来,期待监管层面进一步细化ESG披露标准,加强披露内容的具体化,推动跨行业协作,强化第三方鉴证机制。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引导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确保投资者和社会各方能够准确评估企业的可持续性表现。以上文章来源于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作者张海霞 素材来源于南都湾财社ESG课题研究组
近日,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参与起草的团体标准T/CQAE 12002-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锂离子电池》正式发布,并将于2024年12月27日起全面实施。该标准由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发布并归口管理,起草单位还包括华为、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上海化工院等二十余家单位。 本标准提出了统一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及要求,可填补行业空白,引导企业自主开展碳足迹核算,加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同时,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引导我国电池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夯实锂离子电池全链条低碳基础。 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与要求,包括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碳足迹报告、碳足迹声明等。 适用范围:消费型、小动力型、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应用示例如下: 消费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小动力型:电动自行车、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等,其电池组额定能量通常不超过5 kWh; 储能型: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电力储能等。 与上述示例类似用途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可参考使用本文件。本文件不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近年来,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电池行业不断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迈进。同时,随着各类电池法规的出台和更新及全球低碳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此次团体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SGS限用物质测试服务部全球负责人吴梅女士表示:“锂离子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碳足迹量化对于推动电池行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SGS愿与行业各方保持密切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我国电池行业将走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其服务涵盖了电池的材料性能、环保低碳等多个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电池产品的法规要求。此外,SGS还与上海化工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SGS电池解决方案 产品碳足迹服务HOT 再生料组分验证HOT 有害物质测试服务HOT 标签标识评估服务HOT 符合性声明服务HOT 供应链尽职调查服务 性能和耐久性参数测试 固定式电池储能系统安全性能参数测试 电池健康状况参数和预期寿命参数验证 电池护照信息收集培训、辅导及方案定制 技术文档制作 法规咨询及培训服务
2024年11月20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同丹麦、德国、荷兰、挪威和瑞典五国于赫尔辛基发布了关于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限制的最新进展。 提案背景 2023年1月,丹麦、德国、荷兰、挪威、瑞典当局向ECHA提交了一份关于PFAS限制的REACH档案。该限制提案建立在当下或未来PFAS可被替换的可行性原则上,提供了允许在没有合适的替代物质或技术的情况下继续使用PFAS的可能性,同时确保向环境中的排放被最小化。在六个月的咨询期间,ECHA 收到了来自各利益相关方5600多份的意见。 最新进展 ECHA的风险评估科学委员会(RAC)和社会经济分析科学委员会(SEAC)正在对这些意见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通过这些意见确定了PFAS最初的限制提案里那些未具体命名的用途,这些用途正在被纳入现有的行业评估或根据需要分组到新的行业中,比如: 密封应用:含氟聚合物在消费、专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工业应用,包括密封件、管道衬里、垫片、阀门零件等; 技术纺织品:PFAS在高性能膜、医疗器械中未涵盖的医疗应用、户外技术纺织品(如防水布)中的用途; 印刷应用:用于印刷应用的永久性零件和耗材; 其他医疗应用(例如,药品的包装及辅料)。 除了全面禁止或有时间限制的豁免禁令之外,ECHA还在考虑对PFAS采取其他类型的限制措施。具体来说,对于那些有证据显示实施禁令可能带来重大负面社会经济后果的用途和行业,ECHA正在探讨允许它们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继续生产、销售或使用PFAS的可能性。以下是一些正在考虑采取替代限制措施的用途和行业示例: 电池(batteries) 燃料电池(fuel cells) 电解槽(electrolysers) 同时,该提案也在针对医疗器械和半导体等其他行业开展评估。 面对广泛的限制提案,该提案涵盖了超过14个行业使用的10000多种物质,当前的委员会采取了分行业评估的方法,并对PFAS的风险进行了初步分析。RAC和SEAC已经对五个行业(消费品混合物和杂项消费品、化妆品、滑雪蜡、金属镀层和金属产品制造业、石油和采矿)的PFAS风险有了初步的判断。 展望2025年,ECHA会继续深化对所有相关行业的意见制定工作,形成整个提案的最终结论,随后提交给欧盟委员会与各成员国进行协商,共同确定PFAS的管控措施。 SGS服务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已建立全面的限用物质测试与绿色环保合规能力,SGS建议企业在进驻海外市场时,应充分调查并积极应对目标市场对于有害物质的管控要求。 PFAS作为一类具有持久性和难以降解性的化学物质,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SGS拥有广泛的服务网络、专业的技术团队及本地化实验室,能为企业提供多样化PFAS合规解决方案,覆盖全行业常用PFAS物质,涉及更全面的法规要求,如原材料PFAS测试、产品认证、整机产品验证等服务,助力企业合规,抢占市场先机! 在线下单: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测试_限用物质测试
本栏目定期更新,为你推荐ESG的最新国内国际政策,欢迎持续关注。 政 策 速 递 Policy overview 国内 Domestic policy Overview 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 Ministry of Finance Released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Guidelines - Basic Guidelines (Trial) 国务院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State Council Released Action Plan for Effectively Reducing Social Logistics Costs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Released Hong Kong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Roadmap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other Departments Jointly Released Action Plan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Finance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The 14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assed the Energ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发布,央企上市公司ESG披露率达99.6% 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Released ESG Blue Book of Central Enterprises Listed Companies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4年度报告》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Released China's Policies and Actions on Climate Change 2024 Annual Report 国际 International policy Overview 欧盟发布中小微企业自愿性ESG披露标准VSME EFRAG Released the Voluntary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 for non-listed SMEs (VSME)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进行生态设计法规(ESPR)的潜力评估 European Commission's Joint Research Centre Evaluated the Potential of 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欧盟理事会批准ESG评级监管新规 EU Council Greenlighted new regulation on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ratings IFRS推出《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及实质性信息披露指南》 IFRS Released Educational material about Sustainability-related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information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Released Emissions Gap Report 2024 国内政策动态 Domestic policy trends 1 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 Ministry of Finance Released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Guidelines - Basic Guidelines (Trial) 2024年12月17日,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拉开了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的序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基本准则》面向所有企业,采用“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实施策略,先在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以及金融机构这三类公共受托责任主体采用,时机成熟后再推广到非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基本准则》与国际标准接轨,为企业评估双重重要性、披露可持续信息、评估价值链风险提供清晰指导。 On December 17,2024,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othe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released the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Guidelines - Basic Guidelines (Trial)), mark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unified national framework for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guidelines, which is of significant milestone importance. The Basic Guidelines apply to all enterprises and adopt a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differentiating priorities, piloting first, progressing step by step". The Basic Guidelines will first be adopted by listed companie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en the groundwork is laid, it will be extended to non-listed companies and other market entities. Aligned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Basic Guidelines provide clear guidance for enterprises to assess double materiality, disclose sustainability information, and evaluate value chain risks.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https://kjs.mof.gov.cn/gongzuotongzhi/202405/t20240527_3935674.htm 2 国务院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released the Action Plan for Effectively Reducing Social Logistics Costs 2024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鼓励物流技术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为中小物流企业数智化赋能;要求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制定绿色物流重点技术和装备推广目录,支持物流枢纽场站、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等绿色化升级改造。开展绿色物流企业对标达标行动,持续推进物流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 On November 27, 2024,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released the Action Plan for Effectively Reducing Social Logistics Costs. The Plan encourages logistics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leading enterprises to empower small and medium-sized logistics companies with digital intelligence. It also calls for accelerating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logistics, developing a directory for the promotion of key green logistics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and supporting the green upgrade and transformation of logistics hubs, warehouses, transportation tools, and other facilities. The plan includes actions to benchmark and meet standards for green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continues to promote the greening, reduction, and recyclability of logistics packaging.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11/content_6989623.htm 3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Released Hong Kong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Roadmap 2024年12月10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有关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阐明香港要求公众责任实体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准则)的方针,并就不迟于2028年大型公众责任实体全面采用ISSB准则提供清晰路径。从2025年1月1日起,所有港股上市公司须参照IFRS S2的气候规定披露相关信息,不披露就解释,其中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成分股的发行人强制披露。 On December 10, 2024,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SAR) Government released the Hong Kong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Roadmap, outlining the policy for public interest entities in Hong Kong to adopt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SSB Standards). It provides a clear path for the full adoption of ISSB Standards by large public interest entities by 2028 at the latest. Starting from January 1, 2025, all Hong Kong-listed companies will be required to disclose climate-related inform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FRS S2, (Disclose or Explain). Issuers included in the Hang Seng Composite Large Cap Index will be subject to mandatory disclosure.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FSTB_Roadmap2024_eBooklet_TC.pdf 4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Other Departments Jointly Released Action Plan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Finance 2024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强调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数据以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分等,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定性定量分析,提高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智能识别能力。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运用数字技术探测收集碳足迹信息,提升碳减排计量、核算和披露水平,提高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On November 27, 2024,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jointly issued the Action Plan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Finance. The Action Plan emphasizes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key areas. It proposes encourag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explore innovative finan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 models based on corporate carbon accounts, carbon emission data, and ESG scores. The plan also advocates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on with external institutions,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detect and collect carbon footprint information, enhancing the measurement, accounting, and disclosure of carbon reduction, and improving green finance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11/content_6989645.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发布,开启能源领域法治的新纪元 The Energ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Released, Opening a New Era in the Energy Sector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可持续领域,《能源法》第八条提出国家要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第十三条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节约能源、能源安全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宣传教育,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三十四条强调,国家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鼓励能源用户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碳能源。 On November 8, 2024, the 14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assed the Energ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will come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25. Article 8 of the Energy Law stipulates that the country shall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nergy standard system to ensure energy security and promote a green,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Article 13 states that governments at or above the county should take various forms of action to strengthen public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on energy conservation, encouraging the formation of low-carbon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s. Article 34 emphasizes that the state will establish mechanisms to promote green energy consump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green power certificates.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1/content_6985761.htm 6《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发布,披露率达99.6% ESG Blue Book of Central Enterprises Listed Companies Released, Disclosure Rate for Listed central enterprise-listed companies Reached 99.6% 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披露率达99.6%。 2024年11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蓝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央企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达99.6%,93.9%的央企上市公司ESG报告与年度财务报告同步披露。近六成企业在董事会层面设立了ESG领导机构,四成企业将ESG绩效纳入管理薪酬考核范畴,近九成明确ESG工作主管部门处室。 ESG Blue Book of Central Enterprises Listed Companies Released, Disclosure Rate for Listed SOEs Reached 99.6% On November 7, 2024, the 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SASAC) officially released the ESG Blue Book of Central Enterprises Listed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Blue Book, as of the end of September 2024, the ESG report disclosure rate for Central Enterprises Listed Companies reached 99.6%. Additionally, 93.9% of central enterprise-listed companies disclosed their ESG reports alongside their annual financial reports.Nearly 60% of companies have established ESG leadership bodies at the board level, 40% of companies have included ESG performance in their management compensation assessment, and nearly 90% have clearly defined the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ESG work.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426699303251877&wfr=spider&for=pc 7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4年度报告》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Released China's Policies and Actions on Climate Change 2024 Annual Report 2024年11月6日,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4年度报告》并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年度报告》全面介绍了202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的成效,梳理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部署新要求,展示了中国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全国碳市场建设、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以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进展。 On November 6, 2024,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mpiled and officially released the China's Policies and Actions on Climate Change 2024 Annual Report" at a press conference. The Annual Repor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measures, and key actions implemented by various departments since 2023. It outlines China's new deployments and requirements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The report also highlights progress in areas such as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arbon market, policy frameworks and supporting mechanisms, as well as China'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 governance.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11/content_6986237.htm 国际政策动态 International Policy Trends 1 欧盟发布中小微企业自愿性ESG披露标准VSME EFRAG released the Voluntary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 for non-listed SMEs (VSME) 2024 年12月12日,应欧盟委员会 (EC) 的要求, EFRAG 明确确认提供关于自愿报告标准 VSME 的技术咨询,适用于非上市的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 VSME标准专为不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的强制性范围内的企业而设置。2024 年1月至5月,EFRAG 对 VSME 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公众咨询,并听取了来自众多利益相关者意见 ,包括中小企业、银行、会计师、国家标准制定者等利益相关者。后续,EFRAG 将在2025年启动一系列举措,包括发放支持指南和教育材料、外展、关注新情况和监控新兴工具和平台。 At the reques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EC), expressly confirmed on December 12, 2024, EFRAG announced the delivery of its technical advice on the VSME, the voluntary reporting standard for non-listed micro-, small-, and medium sized undertakings. The VSME is designed for undertakings that are not in the mandatory scope of the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From January to May in 2024, EFRAG conducted a public consultation on the Exposure Draft of the VSME, receiving input from a wide number of stakeholders, including SMEs, banks, accountants, national standard sett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Next in 2025, EFRAG will activate a series of initiatives, including the issuance of support guides and educational material, outreaches, awareness raising events and the monitoring of emerging tools and platforms.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 https://www.efrag.org/en/news-and-calendar/news/efrag-releases-the-voluntary-sustainability-reporting-standard-for-nonlisted-smes-vsme 2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进行生态设计法规(ESPR)的潜力评估 European Commission's Joint Research Centre Conducted a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2024年11月21日,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的一份新报告评估了各类产品根据新的《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接受监管的潜力。该法规有望提升环境和市场的可持续性。 下一步,最终被选入首个《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工作计划的产品将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这些研究将探讨制定《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相关规则的可行性,同时也会针对相关利益方开展有针对性的咨询活动。 On November 21 ,2024, A new report from the Joint Research Centre (JRC) assessed the potential of various products to be regulated under the new EU 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ESPR). The legislation could improve environmental and market sustainability. Next , the products ultimately selected for inclusion in the first ESPR Working Plan will be the focus of additional in-depth studies that will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setting ESPR rules, as well as of targeted stakeholder consultations.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Register of Commission expert groups and other similar entities 3 欧盟理事会批准ESG评级监管新规 EU Council greenlighted new regulation on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ratings 2024 年11月19日, 欧盟理事会一致通过关于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评级活动的新法规。新法规旨在通过提高 ESG评级提供商开展业务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以及防止潜在的利益冲突,从而提高 ESG 评级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增强投资者对可持续金融产品的信心。 新法规规定,对于在欧盟内设立的 ESG 评级提供商,需要获得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 (ESMA) 的授权和监督,必须遵守透明度要求。在欧盟以外成立并希望在欧盟运营的 ESG 评级提供商,需要获得欧盟授权ESG 评级提供商对其 ESG 评级基于量化标准的认可,或在等效性决定的基础上被纳入欧盟授权名录。该法规还引入了业务与活动分离的原则,以防止利益冲突。 On November 19,2024, EU Council adopted a new regulation on ESG rating activities.The new rules aim to strengthen the reliability and comparability of ESG ratings by improving the transparency and integrity of the operations that ESG ratings providers carry out and by preventing potent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order to boost investor’s confidence in sustainable financial products. In particular, ESG rating providers established in the Union will need to be authorised and supervised by the 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 (ESMA). They will have to comply with transparency requirements. ESG rating providers established outside the Union that wish to operate in the Union, will need to obtain an endorsement of their ESG ratings by an EU authorised ESG rating provider, or be included in the EU registry of ESG rating providers on the basis of an equivalence decision. The regulation introduces as a principle a separation of business and activities in order to prevent conflicts of interest.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4/11/19/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esg-ratings-council-greenlights-new-regulation/ 4 IFRS 推出《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及实质性信息披露指南》 IFRS Released Educational material about Sustainability-related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information 2024年11月19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推出《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及实质性信息披露指南》。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1》要求主体披露“可合理预期会影响实体前景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会”。《指南》旨在帮助企业完成一项基本任务,即识别和披露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的重大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在短期、中期或长期内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融资渠道或资本成本。 On November 19, 2024,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released Educational material about Sustainability-related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information. The IFRS Standards S1 requires entities to disclos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related to sustainability that are reasonably expected to affect the entity's prospects." The Educational material aims to assist companies in completing a fundamental task: identifying and disclosing material information on sustainability-related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may impact the company’s cash flows, financing channels, or capital costs in the short, medium, or long term.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 https://www.ifrs.org/content/dam/ifrs/supporting-implementation/issb-standards/issb-materiality-education-material.pdf 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Released Emissions Gap Report 2024 2024年11月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最新发布的《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各国必须在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中共同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减少42%,到2035年减少57%,并迅速采取行动来支持这一目标,否则《巴黎协定》的1.5℃目标将在几年内化为泡影。 同时,报告还阐述了如何确保新版国家自主贡献预案设计合理、具体且透明,以便达成任何新目标,减少对人类、地球和经济带来破坏性影响。 On November 7, 2024,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released the latest Emissions Gap Report 2024. The report looks at how much nations must promise to cut off greenhouse gases, and deliver, in the next round of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 due for submission in early 2025 ahead of COP30. Cuts of 42 percent are needed by 2030 and 57 percent by 2035 to get on track for 1.5°C. The report also outlines how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of the new NDCs is rational, specific, and transparent to meet any new targets and reduce the destructive impacts on humanity, planet, and economy. 原文链接 Original link :https://www.unep.org/resources/emissions-gap-report-2024 内容来源已标注原文链接,如需删除请联系我们。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式变化,源起美国的CMMI模型以及他的本土化替代CSMM一直是软件企业圈的常见话题。即使国际形式变化莫测,但是CMMI 以及他所属组织ISACA的中国化进程却在提速,通过CMMI评估的企业数量也仍在攀升。 当前CMMI模型在企业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金融、电信业务系统这些传统的软件供应商企业,而是在医疗、智能制造、车联网等原本较少涉及领域也在逐年攀升。它已成为企业追求软件开发质量和效率,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向需求方展示自身实力、赢得信任的重要凭证。尤其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一个具备说服力的应用系统,其质量和安全的背书对于赢得使用方的信赖显得尤为关键。 CMMI是什么?CMMI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您的企业又是否合适踏上CMMI实施之旅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三期内容,为您深入剖析这些问题。 「what CMMI」 { CMMI是什么 } CMMI(Capability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能力成熟度模型在3.0 之后,名称被翻译为:性能解决方案生态系统。从定位上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强调作为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模型,逐步提升为企业全方位的性能解决方案,因此,CMMI的模型种类和适用范围也随之大幅扩展,无论企业处于供应链的哪个环节,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场景和逻辑。 对于信息系统的购买方来说,CMMI可以用于衡量供应商提供合格、安全的软件以及服务的能力;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来说,CMMI则可以用来提升自己的研发和管理能力,不仅能助力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还能在追求效率提升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 尽管CMMI经历了诸多变化,但从企业使用模型的角度来看,CMMI 本质仍然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所有工程过程和管理过程活动的最佳实践集合,无论如何变化,CMMI始终为企业提供一套在研发、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可选择的最佳实践以及可借鉴、可演变的过程方法。企业只需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将其用在哪里和开展多少活动。 「CMMI」 { 什么样的企业适合CMMI模型 } CMMI3.0共有八个领域 数据:治理和管理数据和数据质量(3.0 新增) 开发:创建产品或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硬件及相关部件 人员:开发、保持及赋能人力以达成目标(3.0 新增) 安全:提供并维护安全产品、服务和其他解决方案 安保:识别和强化关键防御和增强对威胁的抵抗能力 服务:构建和交付由活动或任务构成的无形解决方案 供应商:管理供应或提供产品、服务或其他解决方案的公司、组织或人员 虚拟:通过远程地点交付产品、服务或其他解决方案(3.0 新增) 抛开投标因素,从原则上讲,CMMI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不是必需的。然而,尽管在众多第三方背书的资质中,CMMI的评估费用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它仍然持续受到企业的青睐。 在同类资格背书中,CMMI因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占据优势。它不仅能切实带来管理的提升,而且其模型虽然汇聚了最佳实践集,不会全部适用所有的企业。但企业一定能从CMMI实施过程获得提升,只要您的企业适合这个模型,并选择对了实施的办法。 如何判断企业是否适合CMMI全部或某一特定的模型,下图是一个关于CMMI当前8个模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的介绍,包括它们的适用场景以及可替代产品的说明,可作为您的参考依据:
IVDR SGS NB 1639有望在2025年Q1正式成为IVDR Notified Body。认证授权范围包含:Class A,Class B,Class C(不含CDx产品)。 目前,SGS NB 1639已具备充足的审核资源,正式成为IVDR Notified Body后,即可快速帮助制造商获得IVDR证书,打开欧盟市场。此外,SGS还可以为IVDD下的遗留器械出具确认函(Confirmation Letter),帮助制造商在过渡期内销售IVDD下的遗留器械。 SGS独家解读报告《了解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及其影响》 获取完整版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IVDR解读报告要点 IVDR (EU) Regultion 2017/746是欧盟体外诊断监管框架的关键性转变,它取代体外诊断指令(IVDD) 。新规定于2022年5月26日生效,标志着一场挑战全球制造商的转型。 IVDR简介及重要变化:包括分类的变化、临床证据的要求和公告机构的角色 从IVDD过渡到IVDR 公共机构及其角色 对制造商和医疗行业的影响 满足IVDR合规要求的策略 IVDR简介 IVDR(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管理着体外诊断设备在欧盟的上市。它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监管框架,以确保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VDR建立在IVDD奠定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更严格的标准,扩大了受监管设备的范围,并引入了新的产品安全和性能要求。为了继续在欧盟市场上投放IVD,制造商必须确保符合IVDR的新要求,并接受公告机构的认证。 IVDR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诊断设备的临床安全性,提高透明度,为制造商和医疗健康专业人员建立更全面的框架。这种转变给行业带来了重大挑战,但也为提高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可能。 从IVDD过渡到IVDR 1 扩大范围和新的分类方案 IVDR 扩大了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定义,包括原本不属于 IVDD 管辖范围的设备。 2 扩大设备性能和文件要求 IVDR在IVDD的基本要求上进行了迭代,促进与国际监管协调工作组的同步,并将某些最佳实践直接写入法规。 3 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新的唯一设备标识(UDI)系统增强整个供应链中设备的可追溯性链。 对于那些设备已经在IVDD下获得认证的制造商来说,过渡到IVDR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过渡期间,IVDD认证的设备可以继续在市场上销售,但过渡期时间取决于IVDR下的设备风险分类等级。 公告机构及其角色 公告机构在IVDR认证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IVDD相比,IVDR下指定的公告机构数量更少,需要认证的设备数量急剧增加,新的要求意味着每个设备的合规性评估过程大大延长。 总结 IVDR引入了一个更为严格的监管框架,影响所有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体外诊断设备。 新的IVDR要求对制造商来说确实带来了挑战,但它们也提高了诊断工具的整体安全性和性能,增强了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的信任。那些投资必要的临床证据、尽早与公告机构接触并实施全面的市场后监管系统的制造商将在IVDR下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对于准备过渡的制造商来说,尽早与公告机构接触、遵守临床证据要求以及持续监控上市后产品的性能对于成功至关重要。通过采取这些步骤,公司不仅能确保合规,还能在不断发展的体外诊断领域中确保自己的先进地位。 中国制造商关心IVDR的几点问题 IVDR下的性能评估包含哪些要求和数据?制造商如何搜集充分的临床证据? 制造商何时进行IVDR下的上市后监督和警戒程序? 从2025年起,制造商如何满足IVDR的合规策略? 以上疑问都可以在《了解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及其影响》解读报告完整版中找到答案。 近日即将上线IVDR专题线上免费研讨会和线下培训课程,敬请关注。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了解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及其影响》解读报告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