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S通标丨在线商城
  • 您好, 请登录/注册
  • | 服务中心
  • 我的咨询
  • 我的订单
  • | 购物车( 0 )
  • 咨询热线4008-855-558
  • CONTACT US
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
  • 我们的服务
  • 您的行业
  • 资源中心
    标准动态
    技术文章
    合作案例
    展会及研讨会
    优惠活动
    质慧生活
    集团新闻
    资料下载
  • 名师讲堂 海量课程 持续上新 免费畅学
    在线讲堂
  • 快速报价
  • 检测超市
  • 关于SGS
    SGS简介
碳中和 ESG 运输包装
    • 全部
    • 标准动态
    • 技术文章
    • 合作案例
    • 展会及研讨会
    • 优惠活动
    • 质慧生活
    所有分类 展开筛选
    行业分类:
    服务类型:
    关键词:
    您已选择:
    清除
    • 辅酶Q10是智商税吗?保养心脏、降三高、抗衰老,还能减轻癌症治疗副作用?

      30岁之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不仅精力变差、容易疲劳,还总感觉心悸胸闷,仿佛要猝死。身边的小伙伴都心照不宣吃上了辅酶Q10。 辅酶Q10是什么?都有啥功效?真有网传的那么厉害?每个人都适合吃吗?该如何正确选购和服用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辅酶Q10。 一、辅酶Q10是什么?为什么人体需要补充辅酶Q10?1. 辅酶Q10是什么? 辅酶Q10,又称泛醌,是人体自身就可以合成的一种营养物质。存在于人体各个器官,尤其在心脏中浓度最高,可以帮助心脏细胞高效产生能量,同时保护细胞结构不受损伤。   2. 为什么人体需要补充辅酶Q10? 研究发现,人体辅酶Q10的合成在20岁达到顶峰后,会随着年龄而持续减少,到40岁之后,辅酶Q10水平呈断崖式下跌,女性下降更明显,到50岁,辅酶Q10的含量只有20岁的一半。 当体内的的辅酶Q10缺乏时,可能会出现:容易疲劳、心肌供血不足(胸闷气短)、大脑供氧不足(头晕目眩)等症状。这时候,通过保健食品——辅酶Q10进行额外的补充,是不错的选择。二、网传的10大功效是真的吗?   1. 缓解胸闷气短、预防猝死?对缓解胸闷气短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预防猝死。 研究显示,辅酶Q10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对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只是辅助作用,并不能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至于预防猝死,这是不现实的,熬夜的危害还是需要通过调整作息来解决。 2. 能降三高?假的。目前无足够科学证据表明辅酶Q10能直接降血压、血脂、血糖。虽有研究显示其可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循环,但结果不一致且未获广泛认可。三高患者需依靠规范治疗,不能依赖它。 3. 增强免疫力? 真的。研究发现,适当补充辅酶Q10有助于提升机体的免疫指标。   4. 改善精力、抗疲劳?部分人群可能主观感觉有所改善,但还未得到研究证实。   5. 抗氧化、抗衰老? 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没有证据表明可以抗衰老。抗氧化≠抗衰老!   6. 抗炎? 真的,对缓解炎症症状有一定帮助。但不能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 减轻癌症治疗的副作用? 对放化疗导致的疲劳、恶心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能替代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而且需遵医嘱使用。   8. 改善认知能力?对改善认知障碍、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帮助,但还未有研究证实,还在探索阶段。   9. 提升卵子质量,提高备孕率? 未有研究证实,且个体差异较大。建议咨询医生。 10. 缓解偏头痛?未有研究证实。   三、每个人都适合吃吗? 适宜人群• 中老年人 • 患有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肝病,以及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在医生评估指导下可补充 • 免疫力低下人群   不适宜人群• 孕期和哺乳期女性 • 孩童 • 肝肾功能不佳者 • 健康人群:人体可以自主合成辅酶Q10,许多食物中也都含有辅酶Q10,比如:动物心脏(含量最高)、肝脏、动物肉、脂肪含量丰富的鱼类(沙丁鱼、金枪鱼等)、坚果、鸡蛋等。   四、如何买对辅酶Q10?1. 判断是否合格正规保健食品:外包装上有蓝帽子标识和国家市场总局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可在官网查询核实。此外,包装上还应标注原料、辅料、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等信息。2. 优选软胶囊型 辅酶Q10常见的剂型有:软胶囊、硬胶囊、片剂,其中软胶囊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 国产vs进口国产和进口的在质量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需综合成分、含量、口碑等进行评估。   五、如何吃对辅酶Q10? 1. 每天应该吃多少? 每个国家对辅酶Q10服用量的规定不一样,国内较为严格,每天不超过50mg,日本是不超过200mg,美国是不超过300mg。   如果只是作为日常保健,每日不超过50mg更为安全稳妥;如果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更高剂量。   2. 可以长期吃吗?会伤肝吗?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长期服用,但需定期评估用药必要性。临床医学也没有证据表明辅酶Q10对肝脏会造成伤害。而且辅酶Q10主要通过胆汁和肠道排泄,不依赖肝脏代谢。   3. 能代替药物吗?不能。在所有带“蓝帽子”的正规保健食品外包装上,都能看到明显的提示: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 免洗洗手液真的“不用洗”吗?普通型、抗菌性、免洗型,这3种洗手液有什么区别?

      数据显示,人的一只手上有4万~40万个细菌。免洗洗手液给了我们随时清洁手部的安全感。但免洗洗手液真能完全替代水洗吗?洗完手能直接吃东西?酒精浓度越高越好?过期了也能用?这4大误区,很多人踩坑了。   除了免洗型,还有普通型和抗菌型洗手液,这三者有什么区别?选哪个好呢?今天的内容非常干货,记得发给你的家人朋友也看看!01. 关于免洗洗手液的4大误区 误区1:免洗洗手液可以完全代替水洗,不用水冲? 真相:替代不了。 免洗洗手液的主作用是消毒杀菌。而我们的手除了细菌和病毒,还常常沾着灰尘、油脂、泥土、血渍、汗液等污物,这些污物单靠免洗洗手液搓搓是无法剥离掉的,还要靠流动水的物理冲刷才能被清洗掉。 误区2: 免洗洗手液洗完手能直接吃东西? 真相:看情况。如果使用的是酒精(学名乙醇)型、且手不是很脏,揉搓至干燥后,短时间内接触食物是相对安全的。 但如果使用的是非酒精型,或者手上沾染了灰尘、油脂、泥土、血渍等单靠免洗洗手液无法完全清除的污垢时,建议水洗后再拿取食物。 误区3:免洗洗手液酒精浓度越高越好? 真相:并不是,过高反而效果越差。 免洗洗手液消毒杀菌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的较强渗透性,进入病原体内部使其丧失活性。但如果酒精浓度过高,反而会迅速凝固病原体表层的蛋白质,形成一层保护壳,这层“硬壳”会阻碍酒精继续向内渗透,从而大大削弱消毒杀菌的效果。   误区4:免洗洗手液过期了也能用? 真相:不建议用,没啥效果了。 免洗洗手液消毒杀菌的功效成分是酒精,但酒精在开封后很容易挥发,所以免洗洗手液的开封保质期一般都不长,通常只有60天、90天等。 一旦过了保质期,酒精浓度会下降非常严重,很可能已经完全失去了消毒能力,涂在手上顶多算个“心理安慰”。   02. 普通型、抗菌型、免洗型这3种洗手液有什么区别?1. 普通洗手液——清洁去污普通洗手液的核心作用只有清洁去污。主要任务是靠表面活性剂把污渍、灰尘从皮肤上“搓”下来,再用水冲走。   成分温和,对皮肤刺激小,也足够应对日常清洁。但不便携带,更适合放在家中或办公室使用。 如何识别? • 看成分:含有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等表面活性剂 • 看产品备案号和标识:包装上会标注“妆字号”;如果是儿童专用,还会有“小金盾”标识 2. 抗菌洗手液——杀菌+清洁去污 抗菌洗手液在清洁的基础上,还添加了抗菌成分,能主动杀灭细菌。 适合对卫生要求更高的场合,比如准备食物前、照顾病人后。 如何识别?• 看成分:含有苯扎氯氨、氯己定等抗菌成分 • 看产品备案号:包装上会标注“消字号” • 看宣称:如宣称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等3. 免洗洗手液——消毒杀菌+免洗免洗洗手液不仅能快速消毒杀菌,还免洗,是应急清洁的最佳选择。 而且方便携带,适合外出旅行、乘坐公共交通时时使用。   如何识别?• 看成分:含有乙醇 • 看产品备案号:包装上会标注“消字号” • 看包装:有“免洗”字样

    • OWS耳机凭什么火出圈?4种TWS耳机大PK,该如何选购?

      这两年,OWS耳机爆火出圈,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和TWS耳机又是什么关系呢? 各种TWS耳机让人眼花缭乱,它们分别有什么优劣,又该如何选购呢?今天的内容非常干货,记得发给你的好友也看看!   1. 什么是OWS耳机?和TWS耳机是什么关系? TWS(Ture Wireless Stereo)耳机大家都知道,全名叫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不仅耳机与音源之间无线连接,连左右耳塞都完全独立、没有连接线。 而OWS(Open Wearable Stereo)耳机全名开放式可穿戴立体声耳机,其连接技术和产品形态也属于TWS耳机的范畴,是TWS耳机演变进化的一个新分支。但因其佩戴方式有较大革新,解决了一些耳机业界的重要痛点,所以OWS耳机这个突出佩戴方式的名称,也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 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入耳”的佩戴方式,通过将发声单元悬挂或夹在耳廓附近,让耳道保持开放状态。不仅能避免耳道异物感和耳道过敏风险,还能让用户在享受耳机听音的同时,相对而言,更轻松获取外界的重要声音信号。   2. TWS耳机有哪些主要形式?各有什么优劣?如何应对劣势? TWS耳机目前的主流形式主要有4种:杆状入耳式、杆状半入耳式、豆状入耳式和可穿戴开放式(OWS)。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些形式各有优劣。但业界也为解决这些劣势而不断探索和创新,且取得不少亮眼的成绩。 01 杆状入耳式TWS耳机   杆状入耳式是TWS耳机的一种经典设计。   核心优势在于: • 更好的降噪效果:耳道密封性好,天然有利于实现更好的主动降噪(ANC)效果,可以更好隔离外界的噪音。 • 通话语音清晰:因为有耳机杆,通话拾音麦克风的位置和空间有更多选择,可以更好地调试耳机的拾音效果。 • 续航较好:相对豆状耳机,多了耳机杆的内部空间可以放置电池;相对半入耳式和开放式耳机,入耳式在耗电较少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好的主动降噪效果。   但它也有缺点: • 环境音感知度低:更好的噪声隔离和消除,也可能让人听不到一些重要的外界声音信号。 • 耳道敏感人群的佩戴舒适性欠佳:深入耳道的佩戴方式,可能会引发异物感和胀痛感,甚至耳道过敏。 • 不适合侧躺:会压耳,对于想要用耳机助眠的消费者不友好。   业界对缺点的应对和解决: • 针对环境音感知度低:添加耳机的透传模式(又称通透模式)。进入这个模式,不仅不会启动主动降噪(ANC)功能,而且还将物理隔离的外界声音也补偿回来,让人在不摘下耳机的时候,也能更好地感知外界的声音。 • 针对耳道敏感人群的佩戴舒适性欠佳:耳机出厂时,附带不同尺寸大小的耳塞。当耳道有异物感或胀痛感的时候,消费者可以选用大小或形状更合适的耳塞。另外,采用更亲肤的耳道接触材料,可以降低耳道过敏的概率。 • 针对不适合侧躺:此款耳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业界对此产品进行结构创新,去掉耳机杆,做成了更迷你的豆状耳机。 02 杆状半入耳式TWS耳机     半入耳式顾名思义就是“不深入耳道”。相比入耳式,在隔音和佩戴舒适性之间进行了平衡。   优势在于: • 耳道敏感人群的佩戴舒适性较好:不深入耳道,大大降低了耳道的异物感、胀痛感,以及引发耳道过敏的风险。 • 环境音感知度较高:半入耳结构无法密封耳道,用户无需依赖透传模式即可听到外界有用的声音信号,更适合需要感知外界声音的场景。 缺点: • 隔音降噪效果较差:半入耳式结构天然比较难做到主动降噪,且容易受外界噪声的干扰。即使能做到主动降噪,相同条件下,效果也比入耳式差一些,或因功耗大影响续航。 • 稳固性欠佳:佩戴没有入耳式耳机牢固,可以适应一般强度的公园快走或慢跑。但大幅度或高频度运动时,可能会出现佩戴松动。 业界对缺点的应对和解决: 针对隔音降噪效果差:通过降噪算法和电池管理等技术更新,更有效解决隔音差的问题及其次生问题。已经有耳机品牌通过技术探索创新,在尽量保证足够续航的情况下,比较好地解决了主动降噪效果差的问题。 03 豆状入耳式TWS耳机 豆状是入耳式TWS耳机的一种创新形态,去除了标志性的TWS耳机杆。   优点: • 更小巧轻便:相对于TWS耳机的经典杆状,更小巧。甚至能“藏”于耳中,不仅方便侧睡时使用,而且能满足低调使用的需求。 • 更好的降噪效果:耳道密封性好,天然有利于实现更好的主动降噪(ANC)效果,可以更好隔离外界的噪音。 缺点:• 通话语音清晰度会受影响:没有了耳机杆状设计,通话拾音麦克风布局位置和空间的选择少,相对杆状耳机,调试出好的拾音效果更难一些。 • 续航较差:腔体小,同等电池技术条件下,可容纳电池的容量更小。 业界对缺点的应对和解决:针对通话语音清晰度受影响的问题:在有限条件下,尽可能优化拾音麦克风的布局,也可以选用更高规格的拾音麦克风,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提升豆状TWS耳机的通话语音清晰度。   04 OWS耳机 OWS耳机是目前最时尚新颖的TWS耳机形态。   优点很突出: • 耳道敏感人群的佩戴舒适性好:不接触耳道,避免了胀痛感、异物感和耳道过敏风险。 • 环境音感知度非常高:耳道几乎完全开放状态,相对更轻松听到外界的重要声音信号,非常适合需要感知外界声音信号的场景。   缺点也很明显: • 隔音降噪差:其产品结构决定,目前技术很难实现主动降噪功能(ANC),很容易受到外界噪声的干扰。 3. 如何选购TWS耳机? 01 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 从上面的优缺点分析可以看出,没有一款耳机可以适应所有场景、解决所有问题,只有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才能选到更适合自己的耳机。   比如: • 喜欢沉浸式听音、不喜欢外界打扰的人:可以优先考虑选入耳式杆状和豆状TWS耳机,有相对更好的降噪隔音效果。 • 需要经常语音通话的商务人士:宜选杆状TWS耳机,相同技术条件下,通话清晰度更好。看重隔音降噪就选入耳式;看重舒适性就选半入耳式。 • 耳道敏感且不在意外界噪声的人,或需要随时关注外界声音提示的人,或通常在安静环境下才使用耳机的人:可以优选OWS耳机,让耳道通透舒适。   02 关注业界的技术创新解决方案 除了核心诉求,如果还想让耳机同时满足更多的需求,则可以关注业界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带来“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   比如: • 入耳式TWS耳机如果加上透传模式,就可以不摘下耳机的情况下,及时获取外界重要的声音信号。 • 入耳式耳机的耳塞套可以选更亲肤的材质来降低耳道过敏的概率。 • 体积较小的耳机,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算法的创新和电池技术的进步,来弥补续航不够长的劣势。 03 如果条件许可,最好试用后再买     相信自己的感受,找机会去现场试用,看看有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04 选择有检测报告或认证证书的产品 如果你特别关注耳机某些功能或特征,也可以了解其是否有针对性的权威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比如:耳塞材质分析报告、主动降噪效果验证报告、透传功能验证报告、耳机通话清晰度验证报告、耳机最大声压级测试报告等。这些报告可以说是耳机性能和质量的有力证明和保障。 最后再唠叨一句:耳机虽好,但不要长时间高音量听音哦,否则可能引起听力的损伤。

    • 想喝奶茶又怕不健康?别慌!美味与健康也能平衡

      近年来,关于奶茶健康影响的报道屡见不鲜,每一次报道都容易引发公众对奶茶安全的恐慌,不少消费者陷入 “想喝又怕不健康” 的纠结中。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恐慌恰恰是大众健康意识增强的体现,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饮食与健康的关联。 接下来,我们将从 “恐慌背后的健康需求” 出发,分析奶茶对健康的实际影响,为大家提供实用参考,帮助大家在享受奶茶的同时,化解焦虑、守护健康。 01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关键在于摄入量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 TFA)是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总称。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有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加工来源。 天然来源的TFA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牛、羊等)的肉、脂肪及乳制品中,是动物胃中微生物对不饱和脂肪酸的天然转化产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报告显示,乳及乳制品中天然来源的TFA的平均含量为0.83g/100g,其中消费量大的液态乳(包括生鲜乳、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和发酵乳的TFA平均含量很低,低于0.08g/100g。同时报告中也指出,一般认为天然来源TFA对健康的负面效应并不突出,尽管目前的证据尚不充分。 加工来源的TFA,主要是食品工业中油脂氢化、精炼过程产生,油脂氢化目的是提高油脂的稳定性、改善食品口感等。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氢化油脂都有TFA,只有不完氢化的油脂才会产生TFA。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关键在于摄入量,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我国均建议TFA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2g。如若长期大量摄入,研究证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满足≤0.3 g/100mL(液体)/ 0.3 g/100g(固体),可声称“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国际上其他国家也采用类似的“0”界限值,如美国FDA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低于0.5克/份可标注为“无反式脂肪酸”。 同时国家标准也明确规定:在食品配料中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应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这一规定帮助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能依据标签信息做出更契合自身健康需求的选择。 02 奶茶美味与健康的平衡,在于合理搭配、添加有度奶茶能成为大众青睐的 “健康快乐载体”,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丰富多样的原料搭配 —— 从赋予基础风味的鲜奶与茶底,到调节口感的糖、增添层次的调味盐。然而,在享受这份美味的同时,奶茶中的糖、钠等成分若摄入不当,可能会暗藏健康风险。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的原料搭配以及对摄入量的精准控制,是平衡奶茶美味与健康的关键。 例如,奶茶原料带入的钠。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能调节机体水分,维持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血压等。但过量摄入钠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换算成钠含量约为2000mg。 03 选奶茶时,注意看“健康标识”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鼓励餐饮业、集体食堂向消费者提供营养标识。 2024年,上海成为全国首个现制饮料增加营养选择标识的城市,上海市疾控中心试行饮料“营养选择”分级,多家茶饮企业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从A到D级,推荐程度递减。

    • 7种锅具测评 | 哪种锅最好用?为什么你买的铁锅那么容易生锈?

      每口锅都有自己的脾气。不粘锅丝滑但娇气,不锈钢锅耐用却粘锅,铁锅这位厨房“老将”,得细心养护才能越战越猛,…… 那哪种锅最好用呢? 我们从安全性、耐用性、防粘性等维度,对铁锅、不粘锅、不锈钢锅、钛锅、搪瓷锅、陶瓷锅、玻璃锅,这些常见的锅进行了对比。 赶快跟着小S一起揭开真相,买对锅、提升烹饪体验吧~ 01 铁锅 -- 锅气足、易生锈 铁锅可以说是中式烹饪的灵魂,“滋滋”作响,满室锅气。 主要分两种:铸铁锅和精铁/熟铁锅。铁锅很耐用,只要锅底不穿就可以继续用,是“传家宝”级别的存在。没有任何化学涂层,用着放心。但非常容易生锈。生锈后铁锅的安全性会大打折扣。因此,新买的铁锅需要“开锅”,并定期养护。 如何开锅?“开锅”的目的,是在锅内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以达到很好的物理防粘效果。 1. 清洗、烘干。用温水加洗洁精清洗后,先用软布(忌用钢丝球)擦干,再小火烘干。2.  涂抹油脂。在锅内均匀抹上食用油,再小火加热,让油脂完全渗透到锅体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再用清水冲洗多余油脂和杂质,再烘干。再重复两次抹油和烘干的步骤。3. 自然冷却。冷却后再用厨房纸巾擦拭一遍,就可以得到一口油亮、不粘的铁锅啦~ 如何养锅?养锅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锅内表面的油膜持续存在,以持续防粘、防生锈。 1.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尽量不用洗洁精,用热水冲洗干净即可,再用小火烘干。2. 尽量避免与酸性食物接触。3. 定期用油养护,将食用油均匀涂抹在干燥的锅内表面。 02 不锈钢锅 -- 安全耐用、但缺少锅气 不锈钢锅由铁、铬、镍等合金制成,表面光亮,是现代厨房的主力军。没有化学涂层,安全性高。不怕刮擦,很是耐用。而且不易生锈,无需特殊养护。 但容易粘锅,对烹饪技术有要求,需要掌握“热锅冷油”等技巧才能有效防粘。适用场景:炖、炒、煮、煎都可以。只是炒出来的菜没有铁锅那么有“锅气”。 03 不粘锅 -- 防粘性好、但寿命短 不粘锅是在金属基材(通常是铝)上附有一层防粘涂层而制成,顾名思义,最大的优点就是“防粘”。 之前主流的防粘涂层是PTFE(聚四氟乙烯,又称特氟龙)。近年来,随着全球对PFAS监管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陶瓷涂层替代传统的PTFE涂层。 哪种涂层更好?1. 防粘性:PTFE涂层>陶瓷涂层 PTFE涂层的防粘性能卓越,对新手极其友好,煎蛋、煎鱼、做饼等几乎不会失败。陶瓷涂层新锅的防粘效果也很好,但随着使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不粘性能会明显下降,通常比PTFE涂层更快地开始粘锅。2. 安全性:陶瓷涂层>PTFE涂层两种涂层在正常烹饪时都是安全的。现在正规的PTFE涂层不粘锅厂家已不再使用全氟辛酸(PFOA)作为生产助剂。但在涂层破损、高温(>250℃)空烧时,PTFE涂层的安全性会大打折扣,可能会释放有害烟雾。3. 寿命:都较短,需定期更换陶瓷涂层虽然硬度比PTFE涂层的稍高,但都不耐刮擦,在受到热冲击时都容易产生裂纹甚至脱落。此外,陶瓷涂层韧性较差,受到物理撞击时,容易出现裂纹。4. 适用场景:PTFE涂层只适合低温烹饪,不适合高温爆炒;陶瓷涂层可低温烹饪、也可短时间爆炒。如何使用和养护?1. 避免接触金属铲、钢丝球、有坚硬棱角的食材等硬物。2. 不要干烧。3. 不要急速冷却,做完菜后,不要马上加入冷水。04 钛锅 -- 安全耐用、但易粘锅 市面上的“钛锅”分两种:纯钛锅和钛涂层锅。钛涂层锅本质上是涂层里加了钛颗粒以增强硬度的不粘锅,具体性能就不赘述了。纯钛锅是指整个锅或者食品接触层由纯钛、钛复合板或钛熔覆层制成的锅。 安全性和耐用性都极高。而且不怕刮擦,不会生锈,无需特殊养护。但防粘性差。从SGS测试过的产品来看,大部分纯钛锅的防粘性较差,需要掌握“热锅冷油”等技巧才能有效防粘。而且导热性也不好,升温不均匀,煎炒容易造成局部烧焦,更适合炖煮。使用注意事项钛复合板和钛熔覆层锅需避免热冲击(热锅加冷水),钛熔覆层还需避免撞击。05 搪瓷锅 -- 安全耐用、但易粘锅 搪瓷锅,是以铸铁或钢板为基材,在其表面烧结一层稳定玻璃质瓷釉的锅具。 性质稳定,安全性很高。而且很耐用,只要小心使用,避免磕碰和热冲击,可以用很多年。但虽然表面光滑,防粘性很差。更适合用来炖煮,比如炖肉、煲汤、烩菜等。维护与保养 需避免干烧、磕碰和热冲击(热锅冲冷水),以防搪瓷层开裂、剥落、导致露出的铸铁或钢板生锈。 06 砂锅 -- 安全耐用、适合文火慢炖 最早的砂锅属于陶器,由陶土烧制而成,质地疏松多孔。目前市面上很多砂锅都是瓷器,玻璃化程度高、结构致密。   砂锅最大的优点就是受热均匀,火力温和,非常适合用来“文火慢炖”,比如炖菜、煲汤、煲粥。但不适合用来煎炒,因为容易粘锅,而且升温慢、冷却慢,不好控制火候。安全性很好。但要警惕劣质彩釉砂锅,可能含有重金属。也非常耐用,只要不摔碎,就可以一直用。选购与养护 选购时:要看产品是否符合GB 4806.4。使用时:避免干烧、磕碰和热冲击(热锅冲冷水),否则易碎裂。储存时:需保持干燥,洗后要彻底晾干,否则容易发霉。 07 玻璃锅 -- 安全耐用、但易粘锅玻璃锅由耐热玻璃或性能更优的玻璃陶瓷制成。 安全性极高,因为玻璃属于性质稳定的惰性材料,一般不会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它最大的魅力在于晶莹剔透,方便随时观察食物的状态。但它容易粘锅,更适合用来炖煮,比如煮汤、煮粥、煮甜品。耐用性也不错,只要不碎裂,就可以一直用。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干烧、磕碰和热冲击(热锅冲冷水)。7种锅的综合比较 1. 安全性:玻璃锅>砂锅>不锈钢锅≈钛锅>铁锅>搪瓷锅>不粘锅2. 耐用性:铁锅≈不锈钢锅≈钛锅>搪瓷锅≈砂锅≈玻璃锅>不粘锅3. 防粘性:不粘锅>铁锅>不锈钢锅≈搪瓷锅≈钛锅≈玻璃锅≈砂锅选购建议对于日常家庭来说,“铁锅+不锈钢锅+不粘锅+砂锅/搪瓷锅”的组合,基本就能覆盖90%以上的烹饪需求了。• 铁锅:负责爆炒,“锅气”就靠它 • 不锈钢锅:负责煮面、熬汤、焯水 • 不粘锅:负责煎烙易粘锅的食物,比如煎牛排、煎鸡蛋、烙饼 • 砂锅或搪瓷锅:负责煲汤、炖肉

    • 节日微醺~自己泡酒怎么才能安全又好喝?从选酒到泡制,7步泡出放心酒!

      自泡的酒,微醺的梦,让时光慢下来~ 越来越多人迷上了自泡酒,调口味、玩DIY,成就感拉满!亲自选材,喝着安心,感觉养生Buff都叠满了。 但!自泡酒真的安全、养生吗? 别光顾着上头,“喝完自泡酒送急诊”的案例时有发生。 如何科学泡酒避免翻车?若不慎中招,又该如何自救呢? 一、自泡酒能养生? 根据T/SZSZJ 002-2021 《家用泡酒指南》的定义,泡酒是以白酒(不含调香白酒)、黄酒为基酒,直接加入食品或药食同源中药材,制成的具有特定风格的能达到调理亚健康且能强身健体的一种养生饮料酒[1]。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椹酒可以补五脏,明耳目,治水肿;人参酒可以补中益气,通治诸虚…… 自泡酒确实能溶出食材中的部分功效成分,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养生潜力。但酒精的健康风险(伤肝、增加癌症发生概率等)往往会抵消功效成分带来的益处。 所以,自泡酒真正的价值在于 “适口性与风味调和”,而不是“养生”。以人参为例:直接含服功效最佳,但口感微苦让人抗拒;煲汤则高温会破坏部分有效成分。而泡酒既能温和溶出人参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以醇厚酒香中和其苦涩,使其入口顺滑,让原本抵触的人也愿意长期尝试。 对于本来就有饮酒习惯的人来说,“不翻车”的自泡酒确实会比基酒多一些“养生”功效。但如果纯为养生,直接食用食材、减少甚至避免酒精摄入,才是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的选择。 二、怎么泡酒才不会翻车? 新手泡坏酒,大多是因为没注意细节,记住这7个关键步骤,成功率翻倍: 1. 选基酒 • 优选纯粮酒:纯粮酒的配料表只有“水、粮食、酒曲”,执行标准是GB/T 10781系列,浓香型GB/T 10781.1,清香型GB/T 10781.2,酱香型GB/T 10781.4。慎选三无散酒,避免勾兑酒,不仅安全性没有保障,还会影响风味和口感。 • 酒精度40~65度为宜:酒精度过低容易导致微生物污染,过高会影响适口性和健康。 • 优选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味道较重,用来泡酒会掩盖食材本身的香味。 2. 选食材 • 忌选腐烂、霉变的水果和药材:腐烂、霉变的水果和药材中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展青霉素等真菌毒素,这些毒素溶于酒精且耐高温,即使泡酒也无法去除,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云南有位李先生饮用了用霉变香樟木泡的酒后,第三天突发高烧至42℃、呼吸衰竭,被诊断为黄曲霉毒素中毒[2]。 • 忌用错、搭配错药材:是药三分毒!用错或搭配错药材,轻则功效相克、没有效果,重则危害健康。比如人参和五灵脂就不宜一起用。 • 慎用野生药材和生药材:一些野生动植物和未经炮制的生药材,是有毒性的,如曼陀罗、生附子、生半夏等。 3. 选容器 ✓ 玻璃罐>陶瓷罐: • 玻璃罐透明,能看到酒的泡制状态,但要注意避光,选带密封圈的螺旋盖,密封性好,不容易漏酒。 • 陶瓷罐要选无釉或食品级釉的(内壁光滑,没有异味),釉上彩的可能溶出有害物质。缺点是看不到内部情况,容易泡过头。 X 塑料罐  X铜龙头的罐子: • 劣质的塑料制品中可能使用了塑化剂,会溶解到酒中,喝了对身体有害。 • 也别用铜龙头的罐子,铜遇水会生锈,让酒有异味,优先选不锈钢龙头。 消毒很重要:罐子先用清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一遍,晾干后用高度白酒润洗一遍内壁,做好消毒减少微生物污染风险。 4. 处理食材 水果类: 1. 去除叶蒂、果核等不可食用部位 2. 用清水洗净表皮,桑葚、杨梅等容易藏虫的水果,可以用淡盐水泡10~15 分钟,再冲干净 3. 将洗净的水果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4. 个头大的水果可以切块,方便出味 药材类: • 干药材:用清水快速冲一下(别泡,会流失成分),晾干后直接泡酒 • 鲜药材:比如鲜人参,要洗干净、晾干,避免带泥土或水分 5、基酒和食材的比例 • 果酒比例: 白酒:水果:白糖或冰糖=1:1:0.2~0.3(比如1斤酒配1斤水果、2-3两糖)。糖多了会腻,糖少了会酸。 • 药材酒比例: 白酒:药材 = 5~10:1(比如1斤酒配 1-2两药材)。药材太多会苦,太少没味道。 关键原则:酒一定要没过食材,避免食材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发霉,如果泡的时候酒未没过,后续可以补加一点基酒。 6. 储存环境 • 避光: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穿过透明玻璃罐,有可能导致酒中的功效成分分解,让酒变味、变质。 • 阴凉:温度控制在15~25℃,别放在阳台、厨房(温度高、酒精易挥发),也别放在冰箱(温度太低,食材出味慢)。 • 通风:别放在密闭的柜子里,偶尔打开柜子通通风,避免异味影响酒的味道。 7. 泡制时长 • 果酒:1~3个月最合适,比如杨梅酒3个月、桑葚酒1个月,泡太久水果会因细胞壁彻底破裂,释放出大量果胶(导致酒液浑浊、黏厚),同时果香会因挥发油流失而消失[1]。 • 药材类:大多为15~30天,药酒的颜色不再加深,就说明药物的成分大部分已溶出。质地致密的药材,如人参、黄芪、当归等,为了使有效成分充分浸泡出来,时间应比普通药材延长7~15天[3]。 过滤时机:泡到时间后,用干净的纱布过滤掉食材残渣,把酒装到干净的瓶子里,这样能延长酒的最佳饮用状态。 三、自泡酒保质期多久? 自泡酒开封后,最好1个月内喝完。放太久会变酸、变涩,还可能滋生细菌。每次喝完及时盖盖,避免酒精挥发、杂菌进入。 四、常见的3种泡酒配方   • 人参酒: 原材料:鲜人参30克,枸杞20克,50度白酒1.2升 制作方法: 1. 将鲜人参洗净,晒干水分 2. 将人参、枸杞和白酒一起放入密封罐,阴凉、避光存放 3. 泡制 1 个月后即可饮用 • 杨梅酒: 原材料:800g杨梅、1000g白酒、200g冰糖或白砂糖 制作方法: 1. 将新鲜、没有破损的杨梅摘除叶子、果梗,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将杨梅和冰糖以层层交叠方式放入罐子 3. 倒入白酒,让酒漫过杨梅 4. 盖紧盖子,密封保存,阴凉、避光存放 5. 泡制3个月后启封,将杨梅和酒分开• 桑椹酒: 原材料:800g桑葚、10g枸杞、1000g 40度白酒、200g白糖/冰糖 制作方法: 1. 将新鲜、饱满、没有出水的桑葚,用清水冲洗5分钟,再用淡盐水浸泡15分钟,然后剪下果梗,再次冲洗 2. 将桑葚和糖,以“一层桑葚一层糖”的方式放入泡酒容器,再放入枸杞,倒入白酒,没过桑葚,密封存放在干燥阴凉处 3. 一个月后即可饮用 五、哪些人群不宜饮用自泡酒? 以下4类人群不建议饮用: 1. 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2. 有肝肾、消化系、心血管系统等统疾者 3. 服用了药物如头孢者 4. 驾驶或其他特殊工作者 六、喝自泡酒中毒如何自救? 喝完自泡酒,如果出现了头晕、恶心、胃痛等症状,赶紧停喝,并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1. 催吐   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也可取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尽量把胃内药酒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对人体的损害。 2. 立即就医    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如果情况危急,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就医时尽可能携带摄入的自制药酒,以备鉴定中毒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3. 注意保温   药酒中毒后患者一般会大量出汗、出现体温降低的情况,如果是冬天家属应为其做好保暖工作。 [1] T/SZSZJ 002-2021 《家用泡酒指南》 [2] 云南一男子喝自制泡酒中毒入院抢救:从135斤暴瘦到80斤,住院50多天脱险 - 今日头条 [3] 慎买!慎喝!这种酒暗藏风险

    • 农残最多的12种果蔬,第一名你想不到!用“盐水”、“面粉”清洗农残?小心越洗越脏!

      果蔬上的农药残留,可能正在侵害着你和家人的健康! 但很多人清洗果蔬只是随便用水冲冲,求个心理安慰, 实际上根本没洗干净!那怎样做才能有效去除果蔬上的农残?哪些果蔬农残最多、需要重点清洗呢? 今天的内容非常干货,一定记得转给家人朋友也看看! 1. 农残最多的12种果蔬 谁排第一 ?美国非营利环境工作组织EWG,公布的2025年度《农产品TM中农药残留购物指南》(EWG's 2025 Shopper's Guide to Pesticides in Produce)中列出来了农药残留量最高的12种果蔬: 在农药残留最高的12种果蔬中,96%的样本发现了农药。 其中,土豆平均检测出两种农药,而其他每种农产品平均检测出四种或更多的农药。 2. 去农残:哪种方法最有效? 01 淡盐水——可能“越洗越脏” • 盐水有驱虫效果 • 适合容易生虫的蔬菜,比如豇豆、花椰菜等 但浓度不能过高,最好控制在千分之三,否则会“越洗越脏”。因为浓盐水的高渗透压会破坏果蔬的细胞结构,导致细菌和农残反向渗入果蔬内部,不仅清洗效果适得其反,还会破坏口感与营养。 02 淘米水/面粉水——效果有限 • 淘米水和面粉水中的淀粉等成分可以吸附果蔬表面的污垢和农残 • 适合葡萄、桑葚、草莓等外表脆弱、难以清洗的水果 但效果有限,最好是泡完后,再用流水冲冲。 03 碱液/醋液——难在“对症下药” • 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来分解农药:大多数有机磷类农药在碱性环境下能迅速分解,少部分农药在酸性条件下也能被分解 • 适合苹果、梨、西红柿、茄子等表面光滑的果蔬 但日常操作中,我们无法分辨农残类别,很难“对症下药”,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例如马拉松等农残在酸性环境中反而更稳定、更难清除。 04 果蔬清洗剂——有效,但需谨慎 • 果蔬清洗剂能去除大部分农残 • 适合各类果蔬,尤其草莓、西兰花等表面凹凸不平、难以彻底清洗的果蔬 但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需注意: •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果蔬专用清洗剂 • 严格按说明比例稀释,不随意增加浓度 • 浸泡5-10分钟为宜 • 最后务必用流动水彻底冲洗 05 清水浸泡——10分钟为宜 • 可去除大部分农残 • 适合叶类蔬菜 但需注意两点: 1. 先流动水冲洗,再清水浸泡 2. 浸泡10分钟为宜。研究发现,蔬果中的农残量在浸泡10分钟左右时会达到最低值,此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某些农药的残留量反而会开始增长。 06 去皮——最保险的做法 • 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等农药大部分是亲脂性的, 在水中溶解度低,去皮是最安全有效的去农残方法 • 适合土豆、苹果、梨等带皮果蔬,尤其对表面有蜡质、易积存农药的苹果等效果更佳 去皮前先用流动水搓洗下,以免外皮污垢和农残污染果肉。 07 焯水烹饪——安全、高效 • 焯水烹饪能去除大部分农药残留。焯水1~2分钟可分解90%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高温烹炒可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 • 适合芹菜、圆白菜、豆角等蔬菜,尤其适合菠菜等叶类蔬菜 焯水时间需控制在1~2分钟,不然会导致蔬菜中的热敏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流失。 08 通风储存——经济、方便 • 有机磷类农药在空气中易分解,储存10~15天后残留量可降低30%-50%‌;‌有机氯类农药‌由于化学性质稳定,降解速度较慢,存放15天仅能减少约10%-20%残留‌,需结合其他方法(如去皮)进一步处理‌ • 适合苹果、土豆等耐储存果蔬 在阴凉通风处存放,农药降解效果更显著‌。 看完以上8种方法,大家应该发现:单靠一种方法,很难100%去除农残。“组合使用”才是王道,多种方法灵活搭配,比如“冲洗+浸泡+冲洗+去蒂”,“通风放置+流动水搓洗+去皮”,“冲洗+改刀+焯水”等,去除农残效率更高。其实,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 残留≠超标 我国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对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设置了严格的限制。 数据显示,2024年,农业农村部共开展了3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抽检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5大类23398个样品,涉及123个品种和136项参数,总体合格率首次达到98%。其中蔬菜合格率97.9%,水果合格率98.2%。 所以从商超等正规渠道购买的果蔬,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当然啦~最好还是好好清洗,毕竟健康无小事嘛! 参考文献: EWG's 2025 Shopper's Guide to Pesticides in Produce | Summary 张甘霖.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于娜,邹琳琳,孟红英,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J].现代农业科技, 刘慧超,肖卫强,减少蔬菜农药残留的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宗荣芬,梅建新,刘文卫,去除蔬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J].职业与健康 李永波,潘英,如何减少蔬菜农药残留对健康的危害[J].中国食物与营养 陈伟,高晓娟,陈明珍,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及预防控制对策[J].食品与药品 农业农村部. 202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稳中向好 202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稳中向好 科普中国《警惕!这样洗水果越洗越“脏”!很多人都做错了》警惕!这样洗水果越洗越“脏”!很多人都做错了

    • 赶紧扔!央视联合SGS实测7款头盔:全不达标!真正能保命的头盔怎么选?

      数据显示,在电动自行车、电摩事故中,因颅脑损伤致死的比例超80%;而正确佩戴「质量合格的头盔」能将这一风险降低60%至70%。 但很多人的头盔可能是花一二十元在网上随便买的,甚至是买车时随赠的。 那这些低价头盔,质量真的过关吗? 为了探究真相,我们对送检的7款头盔,进行了「耐穿刺性」、「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检测结果让人后脑勺发凉!记得也发给家人朋友看看,生命大事不容小觑! 1.「耐穿刺性」测试 5款不合格,其中1款刺穿严重 这项测试旨在模拟评估骑行中遇到尖锐物体冲击时,头盔外壳对头部的保护能力。 国标GB 811-2022规定,头盔的外壳需可承受500kg穿刺力。 • 耐穿刺性测试 : 测试时将头盔佩戴在标准头模上,使用一个质量为3kg的钢锥,从1米的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头盔。如果钢锥穿透头盔并接触到头模,则该头盔不合格。 • 测试结果 : 有5款头盔不合格。其中一款在直播间里宣称“大锤砸不坏”的头盔,在实验中直接被钢锥刺穿顶部壳体,形成一个直径3厘米左右的孔洞。 试想如果佩戴这种头盔上路,一旦遭遇尖锐物冲击,它根本无法保护你的头部免受穿透伤害。 2.「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 4款不合格,其中1款直接碎裂 国标GB 811-2022要求,头盔必须有缓冲层(通常为EPS泡沫材料),它能通过自身的溃缩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 •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试验中,会将头盔固定在装有传感器的头模上,从规定高度撞向刚性砧石,通过测量传递到头模的峰值加速度来评估其保护性能。标准规定了加速度的上限值,同时要求头盔壳体在试验后不应出现明显的碎片脱落。 • 测试结果:结果显示,有4款不合格!其中1款直接碎裂,因其没有EPS缓冲层,吸收撞击的能力低。 试想如果戴了这种外壳坚硬、但缓冲层不到位的头盔,如果受到外力冲击,这不无异于拿头撞钢板吗,后果可想而知。 3.「稳定性」测试7款都不合格 电动自行车头盔能够发挥保护作用,前提是能牢固地佩戴在头上。 • 稳定性测试:这项测试也称“脱落”试验,用于检验佩戴装置(织带和卡扣)的牢固程度。 根据国标GB 811-2022,试验时会先将头盔正确佩戴于头模上,用一个包括10kg的重物,从175mm的高度坠落,瞬间拉伸头盔的以验证其佩戴系统。在此过程中,头盔不应从头模上脱落。   • 测试结果:7款均不合格!其中3款在还未测试时,卡扣就坏了。 如果佩戴了这样的头盔,不仅对头部起不到防护作用,反而会影响行车安全。 如何选到质量过关的头盔? 1. 看认证标识。要有3C认证标识、执行标准号GB811-2010,以及适用年龄段、尺寸等信息。另外,有CE、CPSC、ECE和DOT认证的头盔,质量更有保障。 2. 看外壳材质。常见的,ABS是平价首选,抗冲击力强,但较重;玻璃纤维更轻便牢固,但价格较贵;碳纤维轻便、安全性高,但价格贵。 3. 看EPS缓冲层。缓冲层越完整、越厚、密度越高,保护效果越好。 4. 看带子、卡扣。越紧实越好。带子不能轻松滑动,卡扣不能被轻易拉开。 5. 看大小、稳定性。试戴时摇头看看头盔会不会位移、遮挡视线。 6. 看价格。警惕30元以下的低价款。毕竟成本在这。 7. 看检测报告。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由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 如何正确佩戴头盔? 正确做法 水平侧戴头盔,调整头盔两侧织带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位置正好位于前后两个织带中间。将下巴插口的位置调整好长度并扣紧,在下颚处留有一指空隙。 智慧集锦 除了买一款质量过关的头盔,还有一些技巧,比如“下雨天避开路面白线”等,也有助于规避骑行风险。

    • 家长注意:文具“黑名单”曝光!孩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和文具有关

      要开学啦~ 给孩子的新文具选好了吗? 很多家长可能还不知道,一些文具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有“毒”。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孩子记忆力下降、多动症、性早熟、视力受损、肝肾损伤、慢性中毒、甚至患癌。小S整理了5种"毒"文具,快来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在用?以后买文具时也记得避雷! 01 五颜六色、带香味的橡皮 ——性早熟、头痛头晕、肝脏损伤一些造型可爱、色彩鲜艳、闻着香香的橡皮,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但它们可能含有增塑剂和人造香料! 什么样的橡皮才安全? 1. 外观普通,没有明显异味,质地不过于柔软 2. 包装上标注了执行标准号:QB/T 230902 颜色鲜艳、味道刺鼻的荧光笔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中毒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曾对市面4款香味荧光笔进行了检测。 结果从墨水中共检出15种挥发成分,其中10种为有毒物质,还包括高毒物质——丙烯腈!什么样的荧光笔才安全?1. 没有刺激性气味 2. 包装上标注了执行标准号:QB/T 277803 气味刺鼻、闻着上头的修正液 ——慢性中毒、肝肾损伤、多动症一些无量厂商生产的劣质修正液,铅、苯、钡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严重。闻起来气味刺鼻,很是上头。 什么样的修正液才安全?1. 没有刺激性气味 2. 包装上标注了执行标准号:QB/T 2655、QB/T 415404 造型百变的儿童贴纸 ——神经衰弱、中毒反应、皮肤损伤我们曾参考《德国产品安全法》对送检的皮贴纸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贴纸背面的胶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且超标11倍多。 什么样的儿童贴纸才安全?1. 没有刺鼻的化学气味 2. 包装上标注了执行标准号:GB 6675 3. 通过了SGS等专业机构的检测认证,可以要求商家提供检测或者认证报告需注意,使用时切勿将贴纸贴在皮肤上,接触后及时清洗双手等接触部位。05 白到发光的作业本 ——视觉疲劳、视力下降国家标准GB 21027规定,课业簿册的亮度(白度)应≤85%。如果作业本白度过高,孩子眼睛长时间盯着,会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引发近视。什么样的作业本才安全?1. 颜色柔和、略微偏黄 2. 包装上标注了执行标准号:QB/T 1437和GB 21027各位家长们,赶快检查家里有没有这样的“毒”文具!

    • SGS守护指南 | 揭秘隐形眼镜的 “健康密码”

      隐形眼镜的“健康密码” 生活中,隐形眼镜凭借无框架束缚的优势,成为许多人矫正视力的心头好。但你是否了解,每天与眼睛亲密接触的镜片,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揭晓。   透氧性:眼睛“呼吸”的关键 透氧性是衡量隐形眼镜品质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角膜有氧代谢。当镜片透氧系数(DK/t值)低于生理需求时,会引发角膜缺氧,导致结膜充血、泪液失衡、神经敏感等病理变化,出现红血丝、眼睛干涩疼痛等不适症状。目前,硅水凝胶是公认的高透氧材质,它通过在传统水凝胶中添加硅元素,显著提升镜片的透氧率,选购时,建议查看产品包装上的 “硅水凝胶” 标识或相关参数,确保镜片品质。   含水量:佩戴舒适度的“源泉” 含水量是隐形眼镜的关键参数,直接关系佩戴舒适度与眼部健康。合理的含水量能维持镜片柔软度与生物相容性,减少角膜损伤,同时,镜片通过与泪液交换保持眼表湿润,缓解干眼并降低并发症风险。但含水量并非越高越好:过高会加速泪液蒸发甚至反吸眼表水分导致干涩;过低则影响镜片柔韧性,损害佩戴体验与眼部健康。 如何选择安全的隐形眼镜 选择隐形眼镜时,除关注品牌和价格,更要重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以下是一些选择小贴士: 资质核查:确认产品有医疗器械注册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注册证编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 专业咨询:购买前咨询眼科医生或验光师,依据自身眼部状况和需求挑选适配产品。 规范护理:做好镜片的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使用过期护理液,降低细菌感染风险。 定期检查:即便佩戴舒适,也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排查潜在问题。   SGS:眼镜的“健康守护者” SGS 严格遵循 GB 11417系列、ISO 18369系列等国际国内权威标准,构建覆盖光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材料安全三大维度的检测矩阵。 光学分析仪 实验室照片 除常规检测项目外,SGS创新推出隐形眼镜功效评价评估服务,聚焦佩戴舒适度、抗疲劳效果、保湿锁水能力等核心维度开展综合测评。通过模拟真实使用场景的科学测试,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客观的产品性能参考,帮助用户精准匹配适配产品,无论日常通勤、高强度用眼或特殊环境使用,皆可获得可靠的选择依据。   作为全球公认的专业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SGS 凭借 MDR 公告机构资质与全项目检测服务体系,为角膜接触镜企业提供从产品注册申报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的一站式专业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客户国内外注册需求,缩短医疗器械上市周期。

    需要更多信息?

    我们最快2小时内联系您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自动注册会员,在线查看咨询进度

    立即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

    发送成功

    您的咨询信息已收到,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用户账号:{{ form.phone || form.email }}

    已为您注册SGS在线商城会员
    可使用账号快捷登陆

    到“我的咨询”查看咨询进度

    {{countdownTime}}秒后自动跳转

    扫码关注SGS官方微信公众号, 回复“0”赢惊喜礼品!

    关闭
    帮助中心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信息公示
    • 报告真伪
    • 投诉流程
    • 网站地图
    SGS服务 
    • 测试
    • 检验
    • 审核
    • 认证
    • 培训
    业务门户 
    • 工业材料实验室
    • 矿产检验服务
    • 限用物质测试
    网站应用 
    • 快速报价
    • 检测超市
    • 在线讲堂
    关于我们 
    • 关于SGS
    • 认可资质
    • 集团官网
    • 新闻中心
    • 服务推广
    • 版权声明
    联系客服 
    • 咨询热线:4008-855-558
    • 周一~周六9:00至17:00(节假日除外)如遇忙线,请给我们留言,工作日最快2小时回复
    • 邮箱:online@sgs.com
    •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73号世纪裕惠大厦16层
    • 非业务咨询专线
    关注我们 
    • 微信扫码立即关注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程序

    SGS是专业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拥有国际专家团队为您提供专业的检测认证等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 2025 SGS SA 京ICP备16004943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95号 网信算备1101082109308012500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190019 隐私政策
    客服电话

    SGS在线商城客服热线:
    4008-855-558

    工作时间:

    周一~周六 9:00至17:00(节假日除外)
    如遇忙线,请给我们 留言,工作日最快2小时回复

    确定
    非业务咨询

    投诉专线:400-880-3955 (周一~周五9:00-17:00)
    财务/发票:CNAP.PEK@sgs.com
    招聘面试:CN.HR@sgs.com
    廉政诚信:CN.CG@sgs.com

    确定
    • 购物车
    • 400热线
      4008-855-558
    • 业务咨询
    • 快速报价
    • 在线客服
    • 报告真伪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