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觉得会,表示防晒衣就得少洗;有人觉得这是商家割韭菜的“套路”,是谣传。
为了探究真相,江苏卫视《360实验室》随机购买了3款不同品牌、材质和价格的「防晒衣」,送往SGS南京纺织品实验室进行「洗前洗后防紫外线性能的对比测试」。
跟着小S一起揭秘真相~记得也转给亲友看看~文末更有选购及洗护干货,一定要看到最后。
PART1 洗前vs洗涤30次后
1. 防紫外线性能的对比测试
实验严格按照国标GB/T 18830—2009《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分别检测了3款防晒衣样品,在「原样状态下」和「洗涤30次后」的防紫外线性能。
根据GB/T 18830—2009规定:当UPF>40且T(UVA)AV<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UPF:紫外线防护系数,数值越大,紫外线防护效果越好。
T(UVA)AV: 日光紫外线UVA平均透射比,数值越小,对于紫外线UVA的防护效果越好。
清洗时,按照国标GB/T 8629—2017,采用的是标准前加料洗衣机。
样品1(黑色款)和样品3(粉色款)标明“只可手洗”,所以采用的是4H柔和仿手洗程序。
样品2(绿色款)标明机洗,所以采用的是正常清洗程序。
三款样品均洗涤30次。
测试结果显示,三款样品均达到了商家宣称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均为50+,且T(UVA)AV都低于5%。

测试结果显示,30次洗涤后,3款防晒衣的防紫外线性能依然出色,均显示为UPF50+且T(UVA)AV<5%。其中,黑色款的防紫外线性能基本不变,绿色和粉色款则略有下降。
多次洗涤确实会让防晒衣的防紫外线性能减弱,因为其上面的防紫外线涂层或整理剂在洗涤过程中会逐渐脱落,同时纤维也可能受到磨损。
不过,只要清洗方法得当,不频繁过度清洗,防晒衣的性能衰减其实非常有限,大家不用太担心。
近期,央视曝光了#不防晒的防晒衣#,直击防晒衣市场乱象:三无产品销量火爆,300元可买假报告,劣质面料冒充高科技。
✅ 看标签:选择符合GB/T 18830—2009的防紫外线产品,避免三无产品。
✅ 验报告:要求商家提供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检测报告,并到检测机构的官网或官微验证报告的真假。
✅ 看功能:具备凉感或透湿功能的防晒衣,穿着体验更好。
✅ 看款式:优选长袖、高领、连帽的款式,防护面积更多。
✅ 按照防晒衣洗标上标注的方式去洗,尽量不要经常洗。
✅ 避免过度的拉伸和摩擦,可能会导致产品防护能力的降低。
✅ 如果防晒衣的面料变薄变稀疏、透光性明显增加、手感变硬可以考虑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