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赶紧扔!央视联合SGS实测7款头盔:全不达标!真正能保命的头盔怎么选?

赶紧扔!央视联合SGS实测7款头盔:全不达标!真正能保命的头盔怎么选?

2025-10-15 13:18:20
质慧生活
作者: 健康守护者小S
访问次数: 187
点赞: {{ Likes }}

数据显示,在电动自行车、电摩事故中,因颅脑损伤致死的比例超80%;而正确佩戴「质量合格的头盔」能将这一风险降低60%至70%。


正确佩戴质量合格的头盔


但很多人的头盔可能是花一二十元在网上随便买的,甚至是买车时随赠的。


那这些低价头盔,质量真的过关吗?


为了探究真相,我们对送检的7款头盔,进行了「耐穿刺性」、「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耐穿刺性,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检测结果让人后脑勺发凉!
记得也发给家人朋友看看,生命大事不容小觑!


1.
耐穿刺性」测试

5款不合格,其中1款刺穿严重

这项测试旨在模拟评估骑行中遇到尖锐物体冲击时,头盔外壳对头部的保护能力。

国标GB 811-2022规定,头盔的外壳需可承受500kg穿刺力。


• 耐穿刺性测试 : 
测试时将头盔佩戴在标准头模上,使用一个质量为3kg的钢锥,从1米的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头盔。如果钢锥穿透头盔并接触到头模,则该头盔不合格。

耐穿刺性测试


• 测试结果 :
有5款头盔不合格。其中一款在直播间里宣称“大锤砸不坏”的头盔,在实验中直接被钢锥刺穿顶部壳体,形成一个直径3厘米左右的孔洞。

测试结果


试想如果佩戴这种头盔上路,一旦遭遇尖锐物冲击,它根本无法保护你的头部免受穿透伤害。


2.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

4款不合格,其中1款直接碎裂

国标GB 811-2022要求,头盔必须有缓冲层(通常为EPS泡沫材料),它能通过自身的溃缩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


•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
试验中,会将头盔固定在装有传感器的头模上,从规定高度撞向刚性砧石,通过测量传递到头模的峰值加速度来评估其保护性能。标准规定了加速度的上限值,同时要求头盔壳体在试验后不应出现明显的碎片脱落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
结果显示,有4款不合格!其中1款直接碎裂,因其没有EPS缓冲层,吸收撞击的能力低。

试想如果戴了这种外壳坚硬、但缓冲层不到位的头盔,如果受到外力冲击,这不无异于拿头撞钢板吗,后果可想而知。

测试结果


3.
「稳定性」测试7款都不合格

电动自行车头盔能够发挥保护作用,前提是能牢固地佩戴在头上。


• 稳定性测试
这项测试也称“脱落”试验,用于检验佩戴装置(织带和卡扣)的牢固程度。

根据国标GB 811-2022,试验时会先将头盔正确佩戴于头模上,用一个包括10kg的重物,从175mm的高度坠落,瞬间拉伸头盔的以验证其佩戴系统。在此过程中,头盔不应从头模上脱落。

 稳定性测试


• 测试结果
7款均不合格!其中3款在还未测试时,卡扣就坏了。


测试结果


如果佩戴了这样的头盔,不仅对头部起不到防护作用,反而会影响行车安全。


如何选到质量过关的头盔?


1. 看认证标识。要有3C认证标识、执行标准号GB811-2010,以及适用年龄段尺寸等信息。另外,有CE、CPSC、ECE和DOT认证的头盔,质量更有保障。


3C认证标识


2. 看外壳材质。常见的,ABS是平价首选,抗冲击力强,但较重;玻璃纤维更轻便牢固,但价格较贵;碳纤维轻便、安全性高,但价格贵。

外壳材质


3. 看EPS缓冲层。缓冲层越完整、越厚、密度越高,保护效果越好


EPS缓冲层


4. 看带子、卡扣越紧实越好。带子不能轻松滑动,卡扣不能被轻易拉开。


带子,卡扣


5. 看大小、稳定性。试戴时摇头看看头盔会不会位移、遮挡视线


大小,稳定性


6. 看价格。警惕30元以下的低价款。毕竟成本在这。


7. 看检测报告。可以要求商家提供由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


如何正确佩戴头盔?


如何正确佩戴头盔


正确做法

水平侧戴头盔,调整头盔两侧织带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位置正好位于前后两个织带中间。将下巴插口的位置调整好长度并扣紧,在下颚处留有一指空隙。


正确做法


智慧集锦

除了买一款质量过关的头盔,还有一些技巧,比如“下雨天避开路面白线”等,也有助于规避骑行风险。

需要更多信息?

我们最快2小时内联系您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自动注册会员,在线查看咨询进度

立即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

发送成功

您的咨询信息已收到,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用户账号:{{ form.phone || form.email }}

已为您注册SGS在线商城会员
可使用账号快捷登陆

到“我的咨询”查看咨询进度

{{countdownTime}}秒后自动跳转

扫码关注SGS官方微信公众号, 回复“0”赢惊喜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