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泡酒确实能溶出食材中的部分功效成分,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养生潜力。但酒精的健康风险(伤肝、增加癌症发生概率等)往往会抵消功效成分带来的益处。
所以,自泡酒真正的价值在于 “适口性与风味调和”,而不是“养生”。以人参为例:直接含服功效最佳,但口感微苦让人抗拒;煲汤则高温会破坏部分有效成分。而泡酒既能温和溶出人参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以醇厚酒香中和其苦涩,使其入口顺滑,让原本抵触的人也愿意长期尝试。
对于本来就有饮酒习惯的人来说,“不翻车”的自泡酒确实会比基酒多一些“养生”功效。但如果纯为养生,直接食用食材、减少甚至避免酒精摄入,才是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的选择。
2. 怎么泡酒才不会翻车?
新手泡坏酒,大多是因为没注意细节,记住这7个关键步骤,成功率翻倍:
1.选基酒

• 优选纯粮酒:纯粮酒的配料表只有“水、粮食、酒曲”,执行标准是GB/T 10781系列,浓香型GB/T 10781.1,清香型GB/T 10781.2,酱香型GB/T 10781.4。慎选三无散酒,避免勾兑酒,不仅安全性没有保障,还会影响风味和口感。
• 酒精度40~65度为宜:酒精度过低容易导致微生物污染,过高会影响适口性和健康。
• 优选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味道较重,用来泡酒会掩盖食材本身的香味。
2. 选食材

• 忌选腐烂、霉变的水果和药材:腐烂、霉变的水果和药材中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展青霉素等真菌毒素,这些毒素溶于酒精且耐高温,即使泡酒也无法去除,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云南有位李先生饮用了用霉变香樟木泡的酒后,第三天突发高烧至42℃、呼吸衰竭,被诊断为黄曲霉毒素中毒[2]。
• 忌用错、搭配错药材:是药三分毒!用错或搭配错药材,轻则功效相克、没有效果,重则危害健康。比如人参和五灵脂就不宜一起用。
• 慎用野生药材和生药材:一些野生动植物和未经炮制的生药材,是有毒性的,如曼陀罗、生附子、生半夏等。
3. 选容器

✓ 玻璃罐>陶瓷罐:
• 玻璃罐透明,能看到酒的泡制状态,但要注意避光,选带密封圈的螺旋盖,密封性好,不容易漏酒。
• 陶瓷罐要选无釉或食品级釉的(内壁光滑,没有异味),釉上彩的可能溶出有害物质。缺点是看不到内部情况,容易泡过头。
X 塑料罐 X铜龙头的罐子:
• 劣质的塑料制品中可能使用了塑化剂,会溶解到酒中,喝了对身体有害。
• 也别用铜龙头的罐子,铜遇水会生锈,让酒有异味,优先选不锈钢龙头。
消毒很重要:罐子先用清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一遍,晾干后用高度白酒润洗一遍内壁,做好消毒减少微生物污染风险。
4. 处理食材

1. 去除叶蒂、果核等不可食用部位
2. 用清水洗净表皮,桑葚、杨梅等容易藏虫的水果,可以用淡盐水泡10~15 分钟,再冲干净
3. 将洗净的水果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4. 个头大的水果可以切块,方便出味
• 干药材:用清水快速冲一下(别泡,会流失成分),晾干后直接泡酒
• 鲜药材:比如鲜人参,要洗干净、晾干,避免带泥土或水分

• 果酒比例:
白酒:水果:白糖或冰糖=1:1:0.2~0.3(比如1斤酒配1斤水果、2-3两糖)。糖多了会腻,糖少了会酸。
白酒:药材 = 5~10:1(比如1斤酒配 1-2两药材)。药材太多会苦,太少没味道。
关键原则:酒一定要没过食材,避免食材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发霉,如果泡的时候酒未没过,后续可以补加一点基酒。
6. 储存环境

• 避光: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穿过透明玻璃罐,有可能导致酒中的功效成分分解,让酒变味、变质。
• 阴凉:温度控制在15~25℃,别放在阳台、厨房(温度高、酒精易挥发),也别放在冰箱(温度太低,食材出味慢)。
• 通风:别放在密闭的柜子里,偶尔打开柜子通通风,避免异味影响酒的味道。
7. 泡制时长

• 果酒:1~3个月最合适,比如杨梅酒3个月、桑葚酒1个月,泡太久水果会因细胞壁彻底破裂,释放出大量果胶(导致酒液浑浊、黏厚),同时果香会因挥发油流失而消失。
• 药材类:大多为15~30天,药酒的颜色不再加深,就说明药物的成分大部分已溶出。质地致密的药材,如人参、黄芪、当归等,为了使有效成分充分浸泡出来,时间应比普通药材延长7~15天[3]。
过滤时机:泡到时间后,用干净的纱布过滤掉食材残渣,把酒装到干净的瓶子里,这样能延长酒的最佳饮用状态。
3. 自泡酒保质期多久?
自泡酒开封后,最好1个月内喝完。放太久会变酸、变涩,还可能滋生细菌。每次喝完及时盖盖,避免酒精挥发、杂菌进入。
4. 常见的3种泡酒配方

• 人参酒:
原材料:鲜人参30克,枸杞20克,50度白酒1.2升
制作方法:
1. 将鲜人参洗净,晒干水分
2. 将人参、枸杞和白酒一起放入密封罐,阴凉、避光存放
3. 泡制 1 个月后即可饮用
• 杨梅酒:
原材料:800g杨梅、1000g白酒、200g冰糖或白砂糖
制作方法:
1. 将新鲜、没有破损的杨梅摘除叶子、果梗,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将杨梅和冰糖以层层交叠方式放入罐子
3. 倒入白酒,让酒漫过杨梅
4. 盖紧盖子,密封保存,阴凉、避光存放
5. 泡制3个月后启封,将杨梅和酒分开
• 桑椹酒:
原材料:800g杨梅、1000g白酒、200g冰糖或白砂糖
制作方法:
1. 将新鲜、没有破损的杨梅摘除叶子、果梗,用清水冲洗干净
2. 将杨梅和冰糖以层层交叠方式放入罐子
3. 倒入白酒,让酒漫过杨梅
4. 盖紧盖子,密封保存,阴凉、避光存放
5. 泡制3个月后启封,将杨梅和酒分开
5. 哪些人群不宜饮用自泡酒?
以下4类人群不建议饮用:
1. 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2. 有肝肾、消化系、心血管系统等统疾者
3. 服用了药物如头孢者
4. 驾驶或其他特殊工作者
6. 喝自泡酒中毒如何自救?
喝完自泡酒,如果出现了头晕、恶心、胃痛等症状,赶紧停喝,并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1. 催吐

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也可取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尽量把胃内药酒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对人体的损害。
2. 立即就医

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如果情况危急,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就医时尽可能携带摄入的自制药酒,以备鉴定中毒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3. 注意保温

药酒中毒后患者一般会大量出汗、出现体温降低的情况,如果是冬天家属应为其做好保暖工作。
[1] T/SZSZJ 002-2021 《家用泡酒指南》
[2]云南一男子喝自制泡酒中毒入院抢救:从135斤暴瘦到80斤,住院50多天脱险 - 今日头条
[3] 慎买!慎喝!这种酒暗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