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持续创新高!曾嫌金子俗气的年轻人也开始血脉觉醒,爱上了黄金。
“投资+佩戴”的双重价值,也让黄金首饰一跃成为近两年的消费新宠。
如果你也对金饰感兴趣,建议先看完这篇干货,以免花冤枉钱。
真相:并没有,因为在回收变现时,只有“按克重”这一种计价方法。
而且2016年出台的新国标已经废止了「千足金」和「万足金」这两种称谓,规定:纯度≥99.0%的黄金一律称为「足金」。
有时大家会听到商家口头宣称自己售卖的是「千足金」、「万足金」,目的是为了卖出更高的价格,没有钢印保障的。
市面上常见的有「24K金」、「22K金」、「18K金」、「14K金」。
「24K金」=「足金」:含金量理论上100%,实际≥99.99%
「22K金」:含金量91.6%
「18K金」:含金量75%
「14K金」:含金量58%
因为掺杂了其他贵金属,「K金」不仅颜色多,质地也更硬,能做的款式更精美,尤其适合镶嵌珠宝,很多首饰大牌用的都是「18K金」,但含金量低的「K金」保值性不如「足金」。

铂金和钯金虽然名字里有个“金”字,却并非黄金家族成员,虽然不易变色,但保值性和避险性远不及黄金。
镀金、包金、锻压金,是在普通金属外表覆盖了一层极薄的黄金,价值不高还容易掉色。
泰国沙金、越南老金、南非锡金等所谓的“进口金”,其实就是假金,常用作拍摄道具或婚礼替代品,以防真金丢失。
国标要求,所有金饰必须打上钢印才可售卖。回收或鉴定时也要先看钢印。
给大家整理了常见贵金属首饰钢印的表格,方便大家参考鉴别。
买足金,认准「AU999」、「G999」、「足金999」这3个钢印。
空心的看上去显大,但经常佩戴的话容易变形,修复又是一笔费用;实心的更耐戴。
花托、环扣等焊接点一般用的不是足金,售卖时按足金算,回收时却不计入克重;一体成型的保值性更高。
如果想买直针的,建议选实心粗针的款式,额外加钱配上厚金耳堵,会更结实。
弹簧扣容易断,M扣或龙虾扣更牢固。
镶嵌了珍珠、宝石的金饰看着”贵气“,但工费更高,升值空间不大。
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市面上出现了「3D硬金」、「5G黄金」、「古法金」等工艺的金饰。
它们的共同点是:用的材料基本都是足金,也就是纯度≥99.0%的黄金。那它们的区别有哪些?
- 传统工艺: 款式比较传统有限,但工费较低,保值性好。
- 3D硬金: 硬度高,款式多,但一般是空心,佩戴时容易断裂、变形,而且工费高,增值空间不大。
- 5G黄金: 韧性高,不易断裂;更有光泽感;款式多,不易变形刮花,适合日常佩戴,但工费较高,维修难。
- 古法金: 遵循古法工艺、纯手工制作,哑光、厚重、纹样复古,质感温润高级,但工费高。
目前市面上的金饰,普遍有「一口价」和「按克重计价」两种计价方式,各有优缺点。
「一口价」就是计件卖,不标克重。这种金饰,一般雕刻复杂、造型特殊,比如凤冠,更多的是为工艺买单。
「按克重计价」的金饰一般款式简单,比如素圈手镯、戒指等。金饰的总价=(当日每克金价+手工费)*克重。保值性更好。
每个品牌的金价因为款式、工艺、售后、品牌溢价等因素而有所差别。小S建议选大品牌的,品质更有保障;然后选价格低的,升值空间更大。
不论是线上还是实体店,只要是在正规平台上,在有经营资质、有正规票据、商品符合国标规定的店铺购买,纯度一般都没有问题。
注:本文仅科普金饰知识,不构成投资建议。
[1] 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
[2]《“5G 金”首饰成分、硬度和工艺探析》李桂华,刘海彬,孙 冰,赵潇雪,曹明英,刘雪松,祝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