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标准下的甲醛分级体系解析
GB18580-2025将人造板和人造板制品分别设定了限量值盒限量标识。人造板维持E1级(≤0.124 mg/m³),人造板制品调整为E0级(≤0.050 mg/m³)。而GB18580-2017标准中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限值都是0.124 mg/m³。标志着我国环保板材标准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消费者购买时可优先查看产品包装上的“E0”或“E1”标识。
检测报告的关键参数识别指南
权威检测报告应包含四项核心信息:检测方法(气候箱法)、温湿度条件(23℃/50%RH)、样本预处理周期(168±3小时)及检测机构CMA资质编号。需警惕部分厂商使用“送检样”与量产产品差异化的“报告美化”行为,建议要求商家提供同批次产品的抽样检测证明。
供应链管理防甲醛要点
从原材料环节控制风险:
1. 胶黏剂选择:优选MDI(异氰酸酯)生态胶或大豆蛋白胶等新型粘合技术,避免使用脲醛树脂。
2. 木材预处理:含水率需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过高易导致后续加工中游离甲醛释放。
3. 封边工艺:PVC封边带厚度应≥0.5mm,以及接缝处需做好热熔胶的覆盖。
SGS服务优势说明
SGS的“绿色板材优选计划”提供全链路技术服务,包括:
• 材料检测:提供全面的材料检测服务,实验室配备符合ISO 17025标准的环境舱,可模拟真实家居环境进行长时间的持续监测。
• 供应链审核:从板材采购到生产工艺的全流程合规验证。
• 质量监控体系搭建:帮助企业建立定期抽检机制。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