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池产业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然而,电池生产、使用及废弃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引发高度关注。为此,欧盟于2023年7月正式实施《新电池法规》(EU)2023/1542,取代原有的《电池指令》(2006/66/EC),旨在通过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欧盟新电池法规的三大核心目标
1. 减少环境负担:强化对电池中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的限制,并首次将碳排放纳入监管,要求企业披露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2. 提升资源循环率:法规明确要求到2030年,锂回收率需达到70%,镍、钴等关键金属回收率需突破95%。
3. 增强市场透明度:通过“电池护照”(数字标签)记录电池成分、性能及回收信息,保障产业链透明可追溯。
二、四类电池的差异化要求
新法规将电池分为便携式电池、工业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和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如电动自行车电池),并针对不同类型制定细化规则。例如:
1. 电动汽车电池:需提交碳足迹声明及最低回收材料比例报告。
2. 工业电池:强制要求使用安全设计,防止热失控和爆炸风险。
三、企业应对合规挑战的关键步骤
1. 供应链数据整合: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回收的数据管理系统,满足碳足迹和回收材料比例的计算需求。
2. 技术升级: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有害物质含量,并提升电池可拆卸性以支持高效回收。
3. 认证准备:提前完成电池性能测试、安全评估及合规性文件编制,确保产品符合欧盟市场准入要求。
四、新规对全球产业链的长期影响
欧盟新电池法规不仅是技术壁垒,更将重塑全球电池贸易格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出口企业需加速构建绿色供应链。与此同时,法规可能推动其他国家和地区效仿出台类似政策,企业需以主动合规策略应对全球化监管趋势。
SGS服务优势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检测认证机构,提供覆盖电池性能测试、有害物质检测、碳足迹核算及合规咨询的一站式服务。依托全球化实验室网络和专业技术团队,SGS可帮助企业高效完成欧盟新电池法规合规项目,降低市场准入风险。
*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非商业推广广告),含部分AI创作,仅供参考;如有技术疑问,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