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干货分享 | 从硅的极致纯度到晶片表面“零污染”:半导体制造的洁净之战

干货分享 | 从硅的极致纯度到晶片表面“零污染”:半导体制造的洁净之战

原创
2025-10-27 17:30:00
技术文章
作者: SGS_SEMI
访问次数: 56
点赞: {{ Likes }}

半导体高良率的基石,在于硅材料体内纯度与晶圆表面洁污的协同管控。

基石:硅晶材料的极致提纯
硅晶圆是芯片的“画布”,其纯度是一切的基础。从沙子到镜面般的晶圆,需经历一场精密的纯度进化。

■ 起始材料:冶金级硅
以石英砂(二氧化硅)为原料,在电弧炉中与碳反应,初步提炼得到纯度约98%-99%的冶金级硅。

■ 纯化:西门子法
冶金级硅透过蒸馏, 将其精炼到极高的纯度(杂质浓度降低至ppb甚至ppt等级)。

■ 沉积:电子级多晶硅
在约1100°C的硅晶种表面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生成棒状电子级多晶硅,纯度达99.999999999%(11个9)以上。

■ 拉晶:形成单晶硅锭
采用柴可拉斯基法,将一颗小单晶硅晶种浸入熔融硅中,边缓慢旋转边向上提拉,形成完美单晶硅锭;期间可通过掺入硼、磷等杂质,精准控制晶片电性(P型或N型)。

■ 切片与研磨:制成硅晶圆
硅锭经切片、研磨与抛光,得到镜面般光滑的硅晶圆,成为芯片制造的“画布”。

硅晶材料极致提纯


战场:晶片制造中的表面污染控制
即使硅晶圆本身完美无瑕,后续长达数百步的制造过程,仍使其表面暴露于各种污染风险中。主要表面杂质可分为四类:

1. 微粒

■ 来源:环境中的灰尘、人员的皮屑、设备磨损产生的颗粒、化学药品中的不纯物、化学反应产生的副产物。

■ 危害:造成电路短路、断路、绝缘层失效。随着制程微缩到纳米等级,即使直径只有几十纳米的微粒也足以破坏整个电晶体。

■ 控制方法:

  • 超高洁净室:达到 ISO 1 级标准(每立方英尺空气中 >0.1 µm 的颗粒数不超过 1 颗);
  • 超纯水与化学品:使用多级过滤的 UPW 和高纯化学试剂;
  • 自动化物料传输: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

2. 金属杂质

■ 来源:制程设备的金属部件(如反应腔体)、化学药品中的金属离子、掺杂过程的交叉污染。

■ 危害:金属离子(如铁、铜、钠、钾)在硅晶格中产生能阶,成为电子和电洞的复合中心,导致漏电流增加、载子寿命缩短、闸极氧化层完整性变差,严重影响元件效能与可靠性。

■ 控制方法:

  • 选用高纯耐腐蚀材料(如石英、高纯硅、碳化硅等)制造反应腔内部件零件;
  • 采用RCA标准清洗:SC-1 ( NH₄OH/H₂O₂/H₂O ) 和SC-2 ( HCl/H₂O₂/H₂O ) 分别去除微粒和金属离子;
  • “吸杂”技术:在晶圆背面制造一层缺陷区,或在硅晶圆内部制造氧析出物,把金属杂质从主动元件区吸引过去并锁住。

3. 有机杂质

■ 来源:人体油脂、光阻剂残留、真空泵油、塑胶组件释出的气体。

■ 危害:在晶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妨碍后续的薄膜沉积、氧化、离子布植,导致附着力不良或电性异常。

■ 控制方法:

  • O₂电浆灰化:将有机物氧化成挥发性CO₂和H₂O并去除;
  • SC-1溶液:RCA清洗中的一步,兼具去除有机物能力;
  • 选用高稳定性材料与润滑剂。

4. 自然氧化层与化学氧化物

■ 来源:硅暴露在空气或含氧的水中,会迅速形成一层非晶的二氧化硅(SiO₂)。

■ 危害:原生氧化层的厚度和品质不稳定、不可控,影响后续磊晶、高介电系数闸极堆迭的品质,导致元件特性不一致。

■ 控制方法:在关键步骤前,使用稀释的氢氟酸(dHF)进行“牺牲氧化层蚀刻”,去除不稳定的自然氧化层,露出洁净的硅表面,并立即进行下一步骤(通常是在真空环境下)。


总结:体内与表面的双重复合管控
高纯度的硅晶圆是完美的画布,而对表面杂质的极致控制,则是确保我们能在这画布上绘制出纳米级精妙电路的画笔与颜料管理技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集成电路的性能、良率与可靠性。

体内与表面的双重复合管控

本文著作权归SGS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正式授权,非商业请注明出处

需要更多信息?

我们最快2小时内联系您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自动注册会员,在线查看咨询进度

立即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

发送成功

您的咨询信息已收到,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用户账号:{{ form.phone || form.email }}

已为您注册SGS在线商城会员
可使用账号快捷登陆

到“我的咨询”查看咨询进度

{{countdownTime}}秒后自动跳转

扫码关注SGS官方微信公众号, 回复“0”赢惊喜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