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5版中国药典升版:微生物控制新要求

2025版中国药典升版:微生物控制新要求

2025-08-14 11:57:27
标准动态
作者: SGS_LSS
访问次数: 751
点赞: {{ Likes }}

2025版《中国药典》更新     
     

2025版《中国药典》更新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3月20日发布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本次药典升版在微生物控制方面变化显著,对药品行业影响深远。

 

01 药典升版概况

本次药典收载通用技术要求 410 个,新增 69 个、修订 133 个;指导原则 72 个,新增 33 个、修订 17 个、不再收载 3 个。其中,微生物相关通则和指导原则共 26 个,修订 6 项、新增 1 项,指导原则修订 6 项、新增 6 项,微生物相关标准修订和新增比例高达 73%,凸显对微生物控制的重视与更新力度。

 

02 微生物控制新要求

▉ 国际协调趋势

在无菌检查法(通则1101)中完善方法适用性试验的菌种选择,取消阳性对照的强制要求及生物制品额外培养要求;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优化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及菌落计数规范;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6)取消阳性对照的强制要求。这些变化表明中国药典正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与ICH相协调。

▉ 注重药品生产全周期的风险管理与过程控制

2025版中国药典强化了对于药品生产全周期的风险管理与过程控制,新增9209制药用水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9210药品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剂效力评估指导原则、9211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控制中水分活度应用指导原则、9212非无菌产品不可接受微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指导原则指导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进行微生物过程控制,提供可操作的微生物检测标准,为药品生产环境微生物控制监测要求提供技术支撑。

微生物控制新要求


● 9209制药用水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

该原则从制药用水微生物的特点出发,分析微生物来源及类群,强调控制生物被膜和细菌内毒素。

制定全系统、全周期微生物监测策略,从取样、监测方法、监测标准、微生物鉴定、数据分析与偏差处理、快速微生物监测方法等多方面对制药用水的微生物监测提出了明确的、可操作的、科学的要求和指导,从原水控制、系统设计、系统确认、系统持续监控和维护对全周期微生物控制进行指导。

提出使用快速微生物检测方法对微生物进行快速、实时监测。

可依据新增的110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查法进行不可接受微生物的检测。

图一

 

● 9210药品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剂效力评估指导原则

消毒剂效力验证是确认其杀菌效果符合预期标准的关键过程,需实验室测试和现场验证。9203和9205中要求对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进行确认和监测。本次新增9210药品微生物实验室消毒剂效力评估指导原则,内容包括消毒剂的类型和作用机制、培养基适用性检查、中和剂验证、消毒剂效力评估、结果判断,为消毒剂消毒效果的确认提供了可操作的、详细的、标准化的指导。

 

● 9211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控制中水分活度应用指导原则

2006年美国药典首先发布<1112>水分活度测定章节,明确水活度概念、检测方法及其在非无菌药品上的应用。2011年欧洲药典第七版发布2.9.39水分固体相互作用:等温吸附解吸和水分活度测定。2025年版中国药典新增9211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控制中水分活度应用指导原则,是我国药典首次将水活度测定纳入药典检测范围,内容包括微生物生长所需水分活度、非无菌药品水分活度与微生物控制策略和水活度检测方法,标志着水分活度检测逐渐成为药品控制的核心指标之一,指导企业从药品处方设计、微生物风险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和改善,深化基于风险的过程控制理念。

SGS

 

● 9212非无菌产品不可接受微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指导原则

2025年版中国药典首次提出不可接受微生物概念,从非无菌产品中常见的不可接受微生物及其风险识别策略、风险评估特征因素、风险控制要点和风险决策树等方面,为不可接受微生物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指导,同时补充1109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查法,推动控制不可接受微生物理念的落实。

不可接受微生物风险控制措施


▲ 不可接受微生物风险控制措施

 

▉ 推动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在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微生物标准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中国药典在本次升版中提出了很多新方法和新技术。

  • 提出不可接受微生物控制的同时,补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检测方法,并且在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中补充了对难区分的近源菌种可结合其他经验证的基因特征序列或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鉴定的要求,并引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鉴定技术

  • 新增药品微生物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转移指导原则(9213),主要分为验证、确认和转移三个部分,用于指导研究、生产及检测等机构在药品微生物分析方法全生命周期中的操作。

 

03 SGS能做什么

SGS


SGS作为全球知名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其核心板块生命科学部始终以国际权威标准为基石,构建cGMP/ISO17025双体系运营实验室。针对2025年版《中国药典》最新要求,我们可提供覆盖药品生产全链条的微生物控制解决方案:

  • 水系统验证:提供制药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全参数验证,涵盖TOC检测、电导率监测、微生物限度、内毒素测试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数据根据客户需求对微生物数据进行污染分析,助力客户端更好地进行水系统全周期管控。

  • 消毒剂效力验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开展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载体定量灭菌试验。提供符合GMP要求的消毒效力验证报告。

  • 微生物快检平台:配置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的传统培养法与快速微生物检测法双平台,能够快速放行结果。

  • 水活度检查:依据中国药典新增章节9211/美国药典<922>章节/美国药典<1112>章节开展水活度检查,深化基于风险的过程控制理念。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测:依据中国药典新增章节1109/美国药典60章节开展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查,推动不可接受微生物控制菌的检测落实。

 

SGS生命科学

SGS生命科学事业部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12个国家,共有30个专业分析及临床实验室,3000名员工。SGS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按照ISO/GMP/GLP体系运行,遵循OECD、U.S. FDA、NMPA、ICH和EMA的指导原则,致力于为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的研发、生产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我们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大分子表征研究、质量控制服务、以及生物类似药一致性评价、理化/微生物检测、生物测试、可提取物与浸出物研究、稳定性研究、方法开发与验证、生物样本分析、容器/包装验证、毒理评估、厂房设施和计算机化系统验证、仿制药以及创新药的国际临床试验合作等服务,高效助力产品快速安全推向市场。

需要更多信息?

我们最快2小时内联系您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自动注册会员,在线查看咨询进度

立即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

发送成功

您的咨询信息已收到,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用户账号:{{ form.phone || form.email }}

已为您注册SGS在线商城会员
可使用账号快捷登陆

到“我的咨询”查看咨询进度

{{countdownTime}}秒后自动跳转

扫码关注SGS官方微信公众号, 回复“0”赢惊喜礼品!